分析:兩岸經貿往來不斷升溫 但仍存疑待解?

時間:2009-07-29 08:56   來源:國際金融報

  7月,兩岸經貿往來頻繁,兩岸媒體不約而同總結,兩岸經貿進入"蜜月"。蜜月來之不易,政策以及兩岸企業和兩岸同胞的合力促成兩岸經貿來往升溫。

  政策 利好不斷

  不久之後,臺灣同胞就能在臺灣嘗到全聚德烤鴨和狗不理包子,開上奇瑞A3。自臺灣首次允許大陸企業投資臺灣的相關規定出爐以來,大陸企業紛紛摩拳擦掌,排隊入臺。

  6月30日,中國臺灣地區"經濟部"公佈《大陸地區人民來臺投資許可辦法》與《大陸地區之營利事業在臺設立分公司或辦事處許可辦法》,列出第一階段開放大陸資本投資的64項製造業、25項服務業與11項公共建設(不含承攬)的類別,正式受理"陸資"赴臺投資與設立辦事處的申請案件。

  不少知名中餐連鎖企業看到了機會,隨即加快了在臺灣地區開分店的步伐。汽車業也瞄準了臺灣地區消費市場,奇瑞汽車計劃年底開始在臺灣地區銷售奇瑞A3。吉利汽車旗下品牌熊貓、金剛、金鷹也將於今年下半年銷往臺灣地區。

  疑難:投資穩定待保障

  兩岸經濟發展的框架性協議還未出臺,不少項目投資的落實還不能保障。只有兩岸簽署經濟綜合性架構協議(ECFA)後,才宣告兩岸經貿和投資具有穩定架構,對大陸企業而言有保障。臺灣地區"陸委會"主委賴幸媛7月12日在紐約表示,預計今年內兩岸將有機會就ECFA(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議題進行商談,並可望在明年簽署。

  採購 熱情空前

  大陸企業不但看好臺灣地區的産業發展,還被臺灣地區出産的水果、日用消費品所吸引,大陸企業赴臺採購熱情高漲。第二批"兩岸經貿促進考察團"返回不久,第三批"兩岸經貿促進考察團"已經準備在8月赴臺。

  7月17日下午,第二批"兩岸經貿促進考察團"在離臺前的記者會中披露,以流通食品、百貨及消費品為主的採購中,兩岸企業5天來現場成交金額達1.46億美元,未來一年內採購意向超出6億美元。

  第二批考察團足跡從北臺灣到南臺灣,原本預計有500家供應商參與洽談,實際參與者卻高達743家,原來安排的939場一對一洽談也擴增為1174場。其中,安徽合肥百貨大樓集團已和統一企業達成全面合作協議。

  疑難:運輸宣傳待完善

  臺灣地區生産的商品在大陸的銷售業績並不一定都很好。夏令時節,不少超市、商場有釋迦、蓮霧、蕃石榴等臺灣水果出售,不過,大陸消費者對於臺灣水果的消費仍在認知階段。據海關總署統計,目前大陸共有8個關區進口零關稅臺灣地區原産的鮮水果産品,上海關區進口數量位居全國第三位,今年一季度進口量為108.5噸。

  然而,受到交通運輸成本影響,加之不少消費者並不懂得辨別水果品質的好壞,容易受"李鬼水果"矇騙,臺灣水果價格高,市場佔有不足,銷售不如預期。

編輯:邵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