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兩餐抗生素 誰催肥了病態速生雞?

時間:2012-12-19 14:40   來源:京華時報

  特約評論員李力言

  誰催肥了病態速生雞

  食品安全問題常常存在這樣兩個要素:生産者無德,監管者失職。人們有理由追問:監管失守的背後,有沒有利益輸送、權錢交易等深層病態?

  一日兩餐抗生素,24小時不停採食,用激素增肥……昨天,隨著央視記者的調查鏡頭,山東一些地方的“速生白羽雞”養殖黑幕浮出水面。儘管有三胺奶、健美豬等教訓“打底”,這些細節仍讓人心驚。

  在現代養殖技術作用下,“小雞快長”不是難事,速成雞不一定就是激素雞。但為了讓小雞快快長,一些養殖戶用藥物催長,從金剛烷胺到地塞米松,該停的藥不停、禁用的藥濫用,再加高密度養殖,養出來的就難免都是虛胖脆弱的病態雞了。養雞戶也承認,這些雞都是“亞健康”。

  從報道看,速生雞不再緣于個別養殖戶的利欲熏心,而更像是行業潛規則作用,並滋生出一條病態産業鏈。養雞利薄,只有多養快養,憑藉“藥雞”維繫利潤空間。而低品質“藥雞”進一步攤薄利潤,只有加大用藥量增加養殖量來彌補,由此陷入惡性迴圈:速生雞抗藥性越來越強,養雞産業“賴藥性”日益加重。有專家稱,抗生素濫用會導致禽肉藥留超標,危害人體器官,還可能出現動物和人體耐藥性、環境污染等多重問題。

  食品安全問題常常存在這樣兩個要素:生産者無德,監管者失職。不久前山西“速成白羽雞”曝光後,有關部門曾作出檢驗合格的結論。而記者調查發現,從雛雞進入雞場,到肉雞出場宰殺,再到上餐桌,多個環節存在隱患。對於至關重要的檢驗檢疫程式,一些地方走過場,甚至花錢買動物檢疫合格證明。此次曝光的山東速生雞,同樣存在養殖業藥物使用監管空白、檢疫失守等問題。

  《動物檢疫管理辦法》規定,出售或者運輸的動物、動物産品經所在地縣級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的官方獸醫檢疫合格並取得《動物檢疫合格證明》,方可離開産地。然而,一身是藥的速生雞,出了雞場後卻一路綠燈。從宰殺企業檢測人員編造養殖檢疫記錄,到快餐企業僅憑屠宰場證明就直接卸貨,“病雞”走上餐桌的步伐,並未受到任何檢疫手續的阻攔。聯想起健美豬事件中監管者收錢、開票、走人的做法,人們有理由追問:監管失守的背後,有沒有利益輸送、權錢交易等深層病態?

  速生雞曝光後,當地已經行動起來。山東省多部門組織人員深入曝光企業調查核實,上海食藥監部門也已對涉事産品進行抽檢。這些都是回應社會關切的必要之舉,但更重要的是,一隻速生雞能在4個月吃下18種抗生素後順利進入市場,其中暴露的産業、檢疫、監管等漏洞,迫切需要各部門負起責任,紮實整治,修復漏洞,以確保將放心雞送上百姓餐桌。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