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迅速唱空中國高鐵 業內:有明顯利益博弈

時間:2011-07-28 08:36   來源:人民網

  繼中國概念股後,中國高鐵也開始遭到國外“唱空”勢力的圍剿。7月27日,《國際金融報》記者統計發現,“723”甬溫線事故發生後,包括英國《金融時報》、美國彭博社和韓國的《東亞日報》在內的外國媒體,不間斷地表達了對中國高鐵出口的擔憂。

  “我們不能忘記已經發生的事故。”昨日,數位分析人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但同樣不能忽視西方國家對中國高鐵‘唱空’的真實目的:借此打壓中國,並最終抑制中國經濟發展。因而,相關部門目前既需要公正理性地看待中國高鐵的發展速度,也需要警惕來自外部的‘唱空’之聲。”

  “唱空”中國高鐵

  美國彭博社引述日本某公司一位總裁的話稱,“他們賣高鐵的機會變為零,我覺得他們恢復不了信心。”早前,美國和部分投行就曾質疑中國高鐵發展的速度,日本更是發出了中國“剽竊”日本高鐵技術的論調。

  韓國最近亦表達了對中國高鐵的調侃。《東亞日報》評論稱,“一道閃電就讓中國崛起墜落。”此外,還有外電報道稱,日、德、法等國欲將中國從泰國、俄羅斯等國的高鐵市場競爭中趕走。

  實際上,遭“唱空”的還有與高鐵有關的方方面面。瑞士信貸發佈報告稱,“723”甬溫線事故及京滬高鐵自運作以來頻繁出現的故障,可能在近期內抑制投資者對新鐵路線沿線城市的地産投資興趣;在資本市場中,中國概念股接連遭遇大面積拋盤,並傷及到了A股市場且造成了不少投資者的損失。昨日,還有消息稱,高鐵概念股想繼續高價IPO(首次公開募股)已幾無可能,已經上市的高鐵概念股融資前景也蒙上了陰影。

  實則打壓中國

  在私募經理孫偉強看來,西方國家上述“唱空”言論的背後“有著明顯的利益博弈”。“德國高鐵、美國波音、歐洲空客均曾出現過重大事故。但仔細比較,中國這起事故在全球引起的關注遠大於之前發生在西方國家的事故。而且,本次事故的‘主角’是動車,而非高鐵,但西方媒體卻一致將槍口對準了高鐵。”孫偉強説。

  “或許打壓中國,制約中國的高鐵出口才是西方‘唱空’中國的根本目的。”孫偉強對記者説,“實際上,拋開‘大幹快上’的思維不説,中國高鐵在某些方面還是有優勢的,包括軌道板、鐵路橋、機車組及控制等系統均在全球範圍具有一定的優勢。”

  目前,中國高鐵在國際軌道交通工程市場上的份量正在逐年加重。中國南車早先的年報顯示,該公司2008至2010年在國際市場上的營收年複合增長率達到51%,2010達44.86億元,佔其總營收的7.22%。目前,中國南車在沙特麥加地鐵、泰國BTS地鐵、香港地鐵、伊朗馬沙德輕軌等5個項目完成了試製。鐵道部公開數據也顯示,截至2010年底,中國鐵路相關企業在境外承攬的鐵路項目合同金額達260億美元,鐵路技術裝備已出口亞洲、非洲、大洋洲、美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些成績已超越了不少鐵路“前輩”國家。

  “中國高鐵還在資金上具有優勢,在一些國際工程項目中,中國日益強大的金融實力也是高鐵‘走出去’的強大後盾。”孫偉強表示。“以美國加州高鐵項目來説,中國高鐵的成本優勢若不被考慮,而德國、法國或者日本、韓國等價格高昂的競標者又無法為該項目提供鉅額資金貸款或支援的話,他們也將很難得到項目合同。”

  “客觀而言,事故的發生確實給中國鐵路蒙上了一層陰影,某種程度上,這甚至代表了一個國家的形象,最終給了西方國家‘唱空’的口舌。”東南大學法學院張馬林教授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編輯:王思羽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