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銀行治理核心並非去杠桿

2013-08-07 09:06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林天泉

  今年以來,圍繞影子銀行而採取的種種治理措施給貨幣和金融市場帶來非常大的波動,先是6月“錢荒”引發的暫時流動性危機,後是7月出現的近萬億存款流失。著眼影子銀行未來發展,我們從中該反思什麼?

  相關消息稱,截至7月28日,工農中建四大行存款負增長9500億元。存款流失近萬億除了季節性因素外,很大原因是影子銀行“去杠桿化”帶來的負面衝擊。事實上,自2011年6月開始執行“日均存貸比”監管指標,銀行時點存款數大減之後,為規避監管,商業銀行傾向於在每個季度初發行期限三個月以內的理財産品,這就形成人民幣存款增量在每個季度第一個月大幅下降(存款由於購買理財産品而轉出),影子銀行的迅速膨脹吸引大量存款轉移。

  6月“錢荒”可以看做一場圍繞影子銀行治理而展開的流動性博弈,不過,為避免“鐵腕治理”過度,近期央行通過公開市場逆回購注入流動性,但這也帶來了後續影響。根據申銀研究報告,央行在6月底銀行資金最緊張時採用非公開方式定向投放了規模約3000億元資金,而這部分資金也于7月底前收回,因此,才會出現信貸量的劇烈波動,並對貨幣政策造成極大干擾。

  到底該如何審視中國式影子銀行?又該如何治理影子銀行呢?這是一個值得重新反思的問題。近些年來,影子銀行系統的迅速發展和壯大,在相當程度上改變了中國的金融結構。中國的影子銀行主要包括三大類:第一類是商業銀行系統內的影子銀行業務,主要是銀行理財産品、委託貸款、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等表外業務;第二類是發揮“準信貸”與“類信貸”功能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包括信託、金融租賃、消費金融公司、證券公司等;第三類是非正規金融,如民間借貸、私募股權和財富管理産品等。

  我們需要在金融深化背景下全面審視中國的影子銀行問題。一方面,從融資供給端看,隨著中國金融脫媒和大量表外資産的出現,特別是金融總量快速擴張,金融結構多元發展,金融産品和融資工具不斷創新,證券、保險類機構對實體經濟資金支援加大,商業銀行表外業務對貸款表現出明顯替代效應。

  另一方面,從融資需求端看,金融危機以後地方政府投資大躍進推升融資平臺需求,房地産商融資需求旺盛,高收益率對居民部門産生投資吸引。特別是近兩年,為擺脫信貸規模約束及利率“雙軌制”的桎梏,各銀行通過人民幣理財産品、承兌匯票、委託貸款等表外業務實現存款替代,繞過監管限制,打通了貨幣市場、信貸市場與債券市場,獲得了爆髮式增長。

  銀監會數據顯示,2012年末銀行理財産品餘額達7.1萬億元,“委託貸款”餘額約9100億元,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規模約5.85萬億元,如果加上其他影子銀行,其信貸規模佔到全社會信貸規模的四分之一左右。然而,“監管套利”以及不透明也積累了極大的風險隱患,如大量銀行信貸被轉移至表外的風險連帶問題,期限錯配導致的償付或違約問題,以及貨幣工具效力削弱問題等。

  可見,中國影子銀行體系躁動與金融轉型相伴而生,要控制影子銀行過度發展,也要正確處理正規金融體系和影子銀行體系的關係。影子銀行問題的根本不在於去杠桿,而是解決監管套利以及透明化的問題。因此,加快利率市場化、資産證券化以及直接融資等全方位金融體制改革,疏通資金在金融體制內外的迴圈,加強健全宏觀審慎監管框架,遠比強行推動“去杠桿化”重要。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