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巨大、成本高昂一直是橫在金融服務與農村、農民間的一隻攔路虎,不少金融機構視下鄉為畏途。然而,記者在四川省一些農村採訪發現,只要手機有信號,當地農民足不出村就可以進行新農保繳費、小額支付、結算等,享受現代金融服務的便利。
家門口的微銀行
走進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大田鄉樂佳超市,老闆張崇建正操作著手機給木林村村民錢婷繳納新農保。錢婷告訴記者,由於鄉里沒有銀行,過去繳納新農保要到附近的九襄鎮,來回車費至少要10元。現在,在村裏的移動話費代繳點就可繳費。
記者在現場看到,張崇建打開手機的“銀訊通”軟體,輸入錢婷用於繳費的銀行卡號和她的手機號碼,再輸入繳費金額和自己的手機支付密碼,錢就存入錢婷的卡中了。隨後,錢婷接收到了一條繳費成功的短信通知。
張崇建告訴記者,這套軟體不僅能實現小額繳費,還能小額取款。“我們是試點村,大多數村民都免費更換了帶有此項服務的手機卡。只要在自己手機上操作,就可在我這裡取現。他們開玩笑地把我家店舖叫做微型銀行,把我叫成移動提款機。現在辦理此項業務的人越來越多了,主要是支取新農保養老金。”
樂佳超市中國移動充值代繳點的功能變化,是四川農行啟動的“銀訊通”試點的縮影。此試點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最初是為了解決四川部分金融機構空白地區農民新農保、新農合繳費難問題。
目前,試點正進一步推進,逐步實現了各類補貼、各項農業收購款項的直接兌付及商品交易支付等功能。據統計,雅安市漢源縣交易較活躍的4個網點,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繳費次數就達1541次,金額20.3萬元。
破解孤島困局
據悉,目前許多農村金融服務空白鄉鎮連有線通信都不具備,如果僅靠金融機構加大硬體投入,不僅成本難以承受,短期內也難以實現金融服務全覆蓋。而借助中國移動已投資上百億打造的“村村通”工程,在不需要增加網點和機具的情況下,許多金融服務就可基本覆蓋四川20人以上的行政村。
在這種創新支付結算方式下,政府各項惠民資金能夠更加安全、便捷地發放到百姓手中。記者採訪發現,“銀訊通”所有代辦商戶均為中國移動代理網點,接受統一規範性管理。農村居民辦理存、取現業務時不需刷卡讀取磁軌資訊,也不需要輸入銀行卡密碼,持卡人資訊沒有外泄風險。
漢源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管理局資料顯示,漢源縣有超過19萬人參加了新農保,但其中一半左右的鄉鎮沒有金融網點。有了“銀訊通”,只要能接通手機的地方,老百姓就能就地繳費、支取。
資源的整合也提高了企業自身的競爭力,帶來雙贏局面。四川農行負責人表示,“銀訊通”延伸了金融服務的電子渠道,打通了服務三農的“最後一公里” ,使現代化的金融理念加速融入農村。而中國移動通過試點,也有利於提升用戶的穩定性,擴大其農村市場佔有率。
長遠發展仍需政策引導
記者調查獲悉,目前雖然支付結算體系還主要用於新農保繳費和支取,但已經顯示出了高效、安全的特點。實際上農機補貼、家電下鄉補貼等都可以通過它來實現與農民的有效對接。不少基層工作人員建議,政府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農民了解和獲益,讓新型農村支付結算體系成為政府民生工程新平臺。
此外,推廣農村新型支付結算體系,還需政策進一步引導。四川農行負責人説,金融服務“三農”不是一家金融機構能夠獨自勝任的課題。
為探索建立農村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出臺政策,選擇條件較為成熟的地區、技術平臺進行全面試點,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推廣新技術新理念,使得農村金融服務更加健康、有序地發展。(《半月談》2013年第3期,記者 江毅 葉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