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池理財品或整改 曾剛:金融機構不能只顧收費

2013-03-14 14:2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范樂

資金池理財品或整改曾剛:金融機構不能只顧收費

  3?15臨近,媒體紛紛報道監管層將對銀行理財産品銷售活動進行專項檢查,資金池類理財産品列為了檢查重點。

  中新網3月14日電(金融頻道王碩) 3?15臨近,媒體紛紛報道監管層將對銀行理財産品銷售活動進行專項檢查,資金池類理財産品列為了檢查重點。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接受中新網金融頻道採訪時指出,資金池理財品應提高透明度,美國次貸危機已經出現過這類問題,金融機構只收手續費,不考慮購買者風險承受能力,也不管産品本身的評級和定價是否有偏離真實的風險水準。但管理不應一刀切,資金池理財應分開治理。表外産品因風險由投資者承擔,從保護投資者利益的角度,應增加監管力度,提高透明度。表內産品風險銀行承擔,資訊透明度不必過分要求,要留給銀行産品創新發展空間。

  資金池理財産品面臨整改大限

  消息透露4月底為最後限期

  資金池類理財産品是把客戶資金相應計入一個外界看不到的賬戶裏,形成一個“資金池”。以債券、信託融資計劃、回購等多元化投資的集合性資産包作為統一資金運用,通過滾動發售不同期限的理財産品持續募集資金,以動態的管理模式保持理財資金來源和理財資金運用平衡,從中博取收益。

  不規範的資金池一直飽受詬病,因為無法做到每只理財産品的單獨核算和規範管理。通過滾動發行、期限錯配、資訊不透明的資金池運作方式做高産品收益,但當後續資金不足時,有可能引發流動性風險。

  中國證券報3月12日報道,銀監會已要求銀行對資金池理財産品進行限期整改。根據報道,資金池操作模式已被列為銀監會2013年現場檢查重點。如在4月底前,銀行自查與整改毫無效果,資金池現象依然氾濫,銀監會將考慮停止銀行從事理財業務資格。一位股份制銀行人士證實,此前已接到監管機構通知,本週起監管機構開始對資金池理財産品進行現場檢查。消息人士透露,今年銀監會各派出機構將分期、分階段對轄區內銀行理財産品銷售活動進行專項檢查和明察暗訪,將嚴格查處銀行理財産品銷售違規行為,督促銀行切實落實相關監管規定。

  資金池産品從2009年誕生就一路高歌猛進,各種投資標的摻雜,投資者難以判斷資金究竟投向哪,産品蘊含多大風險。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接受中新網金融頻道採訪時指出,資金池理財有一定潛在的風險,存在資訊不透明等一系列問題。

  金融機構不能只收手續費不顧購買者風險

  資金池理財應分表內、表外區別監管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接受中新網金融頻道採訪時指出,資金池理財産品最初爆髮式的增長,在發展過程中出現問題是難免的。從銀行自身的角度來講,銀行如果只是以資金池的名義做表外(一般指非保本型理財,屬銀行代客經營的中間業務,銀行收取手續費,投資風險由投資者自行承擔),項目本身就可能存在期限錯配,産生流動性風險。銀行在創設某些産品的時候,相關風險不能夠把握,內部風險管控出現問題。而從金融消費者保護的角度來講,因為資金池産品資訊不透明,購買理財産品的消費者很多時候不清楚購買産品的性質、投向,理財産品的法律性質又是買者自負,就存在著道德風險。

  曾剛認為應該分兩方面對資金池進行監管,表外的應該提高透明度,該披露的必須披露。曾剛表示美國次貸危機已經出現過這類問題,金融機構只收手續費,不考慮購買者風險承受能力,也不管産品本身的評級和定價是否有偏離真實的風險水準。至於表內的(一般指保本型的理財産品,屬銀行自營業務,投資者承擔的風險相對較小。)銀行已經納入自己的風險控制系統裏面的産品創新,風險由銀行兜底,資訊透明度就不必過分要求。

  曾剛接受中新網金融頻道採訪時表示管理太細不是好事,從需求角度來講,理財産品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好的收益,從銀行的角度來講也是競爭的手段。資金池本身有市場發展的合理性和必然的需求,應該以疏導和規範作為調整的框架,該納入表內的要納入表內,建立相關的風險管控程式和評估的手段。應該將資金池産品分成不同種類,規定不同的披露程度。既要保護消費者,通俗易懂講清風險,同時也要考慮銀行商業創新的訴求。如果要求資訊披露的太充分,産品創新的動力也就沒有了,必須尋找合適的平衡才利於金融市場的良性發展。

  對於投資者無法區分是否為資金池産品,曾剛接受中新網金融頻道採訪時指出,對於資金池産品應進行規定,在相關位置進行要點披露,進行分類要求。現在各行都不太一樣,有些産品講的很清楚,有些就不清楚,目前還沒有披露程度的統一標準。(中新網金融頻道)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