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幾年,分紅險在國內野蠻生長,不少消費者聽信了保險行銷員所謂的“高收益”,購買之後大呼上當。有專家表示,分紅險若不當購買,的確會帶來預期的相反效果,甚至讓消費者受損。披著高分紅外衣的分紅險,實際上卻是高保費低保障,收益率低於銀行一年期定存,分紅險到底分的是誰的錢,是否羊毛出在羊身上?今日,本網繼續推出“保險315系列報道--透視分紅險”(3),透析分紅險的分紅的秘密。
2012年,分紅險繼續一花獨放,市場佔有率高居壽險保費壟斷地位,但一騎絕塵的背後,也留下一地罵聲和一片投訴。對消費者來講,號稱既保障又理財的分紅險是天使還是魔鬼?分紅險到底在分誰的錢?
分紅險,天使還是魔鬼?
在資訊不夠透明的國內保險市場,分紅險就好比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在銷售渠道,保險公司説她又理財又保障;業務員更是宣稱比存款划算,利息高還有保障送!在保險公司的打扮下,分紅險成了一個到人間播撒愛心的天使:送錢送保障!類似雷鋒式的好人:專門利人毫不利己!
一片頌歌聲中,總有人不解風情!早于2004年,著名保險專家——中央財經大學郝演蘇教授就忠告消費者,千萬不要相信分紅險!郝演蘇指出,大部分分紅儲蓄型保險,保障功能基本為零。據媒體報道,一分紅險客戶,三年所交保費約三萬元,身故後獲得賠款僅比其三年所交保費多出數千元。
2012年有媒體報道稱,所謂的分紅型保險理財産品,其承諾的高收益甚至比同期的銀行存款利息還要低。報道認為,保險公司為了片面的追逐利潤,故意隱瞞收益率等關鍵問題,誤導消費者。
據報道,中國人壽前員工葉女士大談國壽兩款保險的潛規則。例如壽險不按時返還卻催促繳保費,退保費用高卻不告知投資者,分紅計息連銷售員都無法解釋清楚。
在世紀保網的投訴平臺中,關於分紅險誤導的投訴有5千多條,佔所有投訴的60%以上。其中,分紅險回報率低,始終是投訴的焦點和熱點。
分紅險分了誰的錢?
一位研究人身保險的學者曾表示,一直看不懂保險公司對分紅險收益高的宣傳!分紅險保費本身就來自於消費者,你保險公司將保費的一部分後期返回給消費者,怎麼能説成是收益高?羊毛都是出在羊身上!
分紅險的紅利來自於三個方面,包括:死差益、費差益和利差益。所謂死差益和費差益的本質,其實可以通俗地理解為:保險公司當初向消費者收取的保費較高,後期逐步將這多收的部分返還給消費者。而保險公司將這一部分稱之為紅利。世紀保網需要提請消費者注意的是,這部分紅利完全是消費者自己的錢,是標準的“羊毛出在羊身上”!
在資訊不透明的國內保險市場上,保險公司的保費(保險費率或者説保險價格)高,僅僅是專業人士眾所週知的事情。與香港等保險發達地區相比,內地一些保險的價格高出近一倍。隨著國際交流的增多,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到香港購買保險。這直接導致保監會打擊地下保單的工作壓力大增。
保險發達地區的分紅險,其在制定保費價格時,通常都會採取較高的死亡率、費用率(專業説法是採取相對保守的死亡率和費用率),以合理確保在這個保單期間的分紅紅利。對比這點,消費者完全就可以明白,國內保險公司所宣稱的紅利(羊毛)出自哪個羊身上了。
至於紅利的第三個方面——利差益,對預定利率為2.5%的中國分紅險來講,就更是不值一提。保險公司即使什麼都不做,將可以操作的保費部分,作為5年期定期存款存入銀行,至少可以獲得3%左右的利差益。而到銀行存款,任何一個普通消費者都有能力自己進行操作,但經過保險公司一倒騰,就變成了分紅險紅利的一個部分了。
分紅險紅利就是一個銷售噱頭
保險公司所宣稱的分紅險紅利,更多的是一個銷售噱頭。分紅險紅利與其説是一種收益,不如説對消費者多收保費的一種返還,降低了消費者購買的資金成本。
在預定利率為2.5%的條件下,不透明的分紅險成了保險公司攫取消費者利益的有力手段。這是當前國內保險行業缺少誠信最有力的證據之一。一直宣揚保險愛心的保險公司,最缺乏的恰恰是保險的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