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5理財品蹤影難覓 理財投資宜鎖定“長線”

2013-01-09 15:07     來源:杭州日報     編輯:范樂

  “才一個星期的工夫,同類理財産品收益率就下滑了好幾個百分點。”市民劉小姐看著某國有銀行客戶經理髮來的推銷短信,感慨良久。

  事實上,銀行理財産品最近收益率下降的現象並不算個例。

  隨著元旦假期的結束,銀行理財市場此前頗為“給力”的年末行情也告一段落,預期收益率高於5%的理財産品已難覓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大批預期收益率在4%左右的理財産品。

  記者算了一筆賬,元旦節後一週的理財産品收益率相比節前一週,若是以10萬元買半年期的同類産品計算,到期收益少了將近700元。

  不得不説,通過了年底“大考”,銀行攬儲的壓力驟減。而隨著監管的日益加重,市場競爭持續加劇,未來銀行理財産品的收益走向可謂是“霧裏看花終隔一層”。

  預期收益率應聲回落

  為了應對年終考核,理財産品一度成為銀行的“吸儲利器”。去年年末,不少銀行都推出了預期年化收益率超過5%的理財産品。而在元旦過後,除個別期限較長的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率還在5%以上,銀行理財市場預期收益水準已出現小幅下滑。

  普益財富統計結果顯示,2012年最後一週銀行發行的175款各期限理財産品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45%,而元旦後發行的各期限150款理財産品,其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41%。

  市民羅先生告訴記者,他去年12月20日左右收到工資卡所在銀行發來的短信稱,推出一款高息保本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率為4.9%-5.0%,結果1月4日上班時又收到該行系統群發的短信,同樣79天和169天期産品收益率只有4.3%和4.5%,下降了0.5個百分點。

  按照普益財富的平均收益率數據,記者算了筆賬,如果投資者在節前用10萬元購買一款180天的理財産品,節前6個月至1年期限理財産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是4.71%,則其實際收益為2322.74元。不過,同樣的條件,如果在節後購買理財産品,收益率就降為3.35%,其實際收益為1652.05元,足足少了670.69元。

  “破5”産品門檻普遍較高

  記者調查了解到,杭州市場上目前儘管仍有一批收益率在5%以上的理財産品發售,但門檻普遍較高,認購金額多在10萬元以上,産品認購期限也較長。

  如中國銀行發行的“中銀債富2013018-2期人民幣理財産品”,預期年化收益率為5%,不過認購起點要100萬元。華夏銀行的“2012年創盈1196號理財産品364天”,預期年化收益率為5.10%,起點20萬元。

  認購起點低但能“破5”的理財産品更是屈指可數。寧波銀行近期發售的40天期限産品"2013年匯通理財E點通5001號産品135001",認購起點為5萬元,預期年化收益可達5%。而工行針對浙江地區發售的“工銀財富”理財産品雖説收益也“破5”,認購起點同樣為5萬元,但期限長達368天。

  走勢不明宜選長期産品

  不少人疑惑,除了銀行攬儲壓力減輕之外,當下新發售的理財産品收益率走低還有沒有其他原因?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某國有銀行支行行長告訴記者,去年銀行理財産品銷售混亂,無法兌付甚至虧損等被媒體頻繁曝光,使得銀行理財産品備受指責。因此,監管部門目前已要求規範和整頓銀行理財市場的資産池模式。“而未來,不排除監管層繼續針對銀行理財産品資金池、産品設計等展開監管整頓。”

  此外,銀行固守的先天優勢也面臨著後來者的覬覦和挑戰。

  目前,資管市場又引入了新的競爭者券商、基金和保險,監管的放開讓這些金融機構的創新活躍度得以釋放。渠道方面,第三方理財也在加緊爭奪。因此,2013年的銀行理財市場面臨很大的挑戰。

  交行浙江省分行的理財師建議,投資者應適時轉換投資風格,切勿貪“高”,可選擇較長期限、收益率也相對較高的産品來鎖定收益,規避理財産品收益下行風險。“頻繁購買短期理財産品,也會在申購、贖回等空當期浪費産品的收益。”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