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參與金融體系建設大有可為

2013-01-08 13:52     來源:金融時報     編輯:范樂

  保監會主席項俊波指出,要推動保險業在關係全局的“五大體系”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首先就是要在完善現代金融體系中發揮作用,優化金融結構,提高金融體系運作的協調性和穩健性。

  我國保險業作為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金融業的重要支柱之一,在30年的改革開放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綜合實力和行業競爭力有了顯著提高,對經濟金融發展的作用和影響不斷深化。推動加快保險市場發展,推進保險市場與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及外匯市場的互動與協調,對促進金融市場健康發展、維護金融體系穩健運作和構建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保險業發展促進了金融體系的轉變

  過去的10年,保險業的行業規模、市場結構、監管水準、服務品質實現了大發展、大繁榮、大進步、大提升,全國保費收入年均增長18.7%,已經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新興保險大國,保險業在國內外金融保險市場的影響力和競爭力不斷提高。保險公司法人機構162家,比2002年增加123家;保險公司總資産達到6.9萬億元,是2002年的10倍。保險監管體系進一步健全,監管的科學性、有效性不斷提高。保險業努力開拓參與多層次社保體系建設,在保障經濟社會穩定運作和人民群眾生産生活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隨著保險業快速發展和服務領域的不斷拓寬,保險的資金融通功能和社會管理功能日益顯現,保險市場與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外匯市場之間的聯繫日益緊密,不僅增加了居民儲蓄轉化為投資的渠道,緩解了銀行資金高度集中的壓力,同時也為資本市場的長期發展提供了穩定的資金支援,促進了金融資源優化配置和金融市場的穩定。保險業在經濟、金融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斷提升,在金融體系建設上的作用越來越大,有力地促進了我國金融體系向現代化的多層次、多支柱的金融體系轉變。

  保險業在我國金融體系中大有可為

  不過,成績雖然可貴,差距卻也不小。保險業不僅在金融總資産佔比上落後於國際平均水準,在保險密度和保險深度上也有很大差距。“國際上,保險和養老金資産佔金融總資産的比例平均達到20%,在我國這一比例僅為5%。這充分説明保險業在我國金融體系中大有可為”。項俊波指出,“特別是保險資金具有長期性、穩定性特點。”

  確實,保險業積累的資金,特別是壽險資金,具有來源穩定和期限長等特點,是金融體系中的重要融資渠道,可以為國民經濟建設提供長期、大量和穩定的資金支援,有利於促進金融資源的優化配置,改善金融市場的資産負債結構。目前保險公司持有的國債、金融債、企業債、證券投資基金的比例逐年提高,保險公司已經成為促進金融市場穩定發展的重要機構投資者。保險資金的運用是保險市場聯繫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的重要環節,對穩定金融市場和保障金融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特別是,保險業通過發展農村小額信貸保險,為貸款農戶和金融機構提供了風險保障,提升了金融服務“三農”的能力,也促進了農村金融的發展。

  推動保險業發展完善金融體系建設

  鋻於保險業在國家金融體系中發揮著融通資金、優化結構、提升信用、控制風險和維護穩定的關鍵作用。因此,加快保險業發展是完善金融體系,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的必然選擇,也是促進金融各領域間協調融合的有效途徑,更是促進金融體系穩健運作的保證。

  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保險的深度為3%,保險的密度為每人平均1062元,與發達國家相比,從覆蓋面來看,相差甚遠。目前發達國家保險市場的保險深度已經達到了12%,而密度上,早在2007年就已經達到2000至3000美元。保險行業協會會長金堅強認為,在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推動下,居民收入的增長、消費能力的釋放、城鎮化的推進、老齡化加速的現實,使保險作為分散風險的最佳方式,市場前景非常廣闊,尤其是在未來一段時間,中國將逐步成為世界上人口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由此所帶來的健康、養老、護理和醫療費用開支等,都將為保險市場創造極大的市場需求,進而促進保險業在“十二五”期間保持持續快速增長態勢。今年,健康險一枝獨秀,逆勢增長,就已經説明瞭其市場發展擁有的廣闊前景。

  相信隨著保險業的改革創新、轉型發展,隨著保險資金投資渠道的不斷拓寬,保險業參與金融體系建設的力度和作用越來越大,保險業在我國金融體系中大有可為。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