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違規攬儲 地方政府貸款房貸風險聚集

2011-04-12 07:06     來源:新華網     編輯:王思羽
  多數國內銀行的年報現已出爐,除了靚麗業績以外,各家商業銀行也暴露出諸多問題。分析2010年我國銀行的運作軌跡,主要反映出三個方面的問題。

  違規攬儲現象頻現

  月末將近時,不少論壇網站總會出現吸收短期存款返利的帖子,一些中小銀行的客戶經理不惜個人出資返利攬存。為吸引大客戶存款,不少銀行送加油卡、購物卡、手機等禮品不在話下。

  去年,銀監會已經對中國光大銀行、廣東發展銀行、平安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等多家銀行的分行的違規攬儲行為進行通報,責令處理。

  總體而言,這些違規現象主要源於銀根緊縮,流動性壓力上升。

  2010年央行6次上調準備金率,2次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使得銀行系統流動性水準回落,資金面緊張,尤其是部分中小商業銀行流動性壓力上升。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教授趙錫軍表示,銀行流動性吃緊,銀行自然想通過發行理財産品來補充流動性。而銀行利率高企,銀行資金流動風險和兌付風險就會增加。

  中信銀行年報顯示,去年前5個月,中信銀行的存貸比皆超出75%的監管紅線,致使該行信貸一度銳減,7月貸款月增量為-135%,才使得存貸比回歸監管紅線以內。中信銀行管理層表示,吸收存款將是該行今年業務的重中之重。

  截至2010年底,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流動性比例43.7%,同比下降2.10個百分點。存貸款比例69.4%,比年初下降0.10個百分點。

  趙錫軍認為,在貨幣政策收緊的大環境下,加之央行即將出臺差別準備金動態調整機制,這使得銀行一味擴張資産變得無利可圖,轉型迫在眉睫。各家銀行在收緊信貸額度的同時,應對信貸結構做出調整,實現“以價補量”,投入更多精力在中小企業客戶或中間業務上。

  銀監會提出,今年將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建立科學的流動性風險監測體系,加強資産流動性和融資來源穩定性的有效管理。尤其對於中小商業銀行,將加強現金流預測和限額管理,並推進新的流動性監管指標體系的實施工作。地方政府債務大於收入 房貸風險因素聚集

  目前,融資平臺債的風仍面臨總額高、涉及面廣、結構複雜等問題。某些財政收入不到20億元的地方政府,卻幹起了將近500億元的投資項目,項目的償還能力讓人憂心。銀監會就此做出風險提示,“新一輪投資衝動可能帶來的風險值得關注”。

  另一方面,銀行房地産開發貸佔比仍較大。年報顯示,與2009年相比,中行、工行、民生、興業、農行和浦發分別上浮了0.64個、0.2個、2.21個、0.67個、0.7個和1.94個百分點。推動房地産市場泡沫積聚的因素還在增加。

  去年,銀監會全面開展政府融資平臺貸款“解包還原”和“六項清查”工作,提高其風險權重,足額計提撥備,督促核銷不良貸款;並伴隨一系列房地産調控政策出臺,要求對房地産開發貸實行名單式管理,對存在土地閒置1年以上的,一律不得發放新開發項目貸款等。

  重拳出擊以後,四大行地方融資平臺貸款清理成效明顯,建行今年前兩個月該類貸款已經減少了1400億元,工行目前則下降1345億元。年報顯示,2010年深發展和建行房地産開發貸佔對公司貸款餘額比重分別下降了1.04個和0.57個百分點。可謂,“輕取不應,重按始得”。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