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遠征近照
繼溫州金融改革方案獲批,4月13日,深圳出臺了一系列重大金融創新措施。深圳市政府公佈的《關於加強和改善金融服務支援實體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一亮相,就引起國內外廣泛熱議。有人在微博上稱此為積極正面的“金融組合拳”,特別注意到24條意見措施中,多處提到前海,如在前海試點開展人民幣雙向跨境貸款,年內成立前海股權交易所,設立前海股權投資母基金等。深圳金融創新會給香港帶來什麼樣的機遇?香港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應擔當什麼樣的角色?深圳報業集團記者採訪了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他就此進行了精彩解讀。
深港金融合作:唯一缺的一塊業務就是跨境人民幣貸款
曹遠征首先表示,深圳出臺金融創新措施,表明深港金融正面臨新的歷史性契機,這就是人民幣的跨境使用。
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深圳和香港兩個城市都發生了重大變化。30年來,深圳的改革開放和發展得益於香港,最大的變化是,香港過去是産業基地,現在卻出現産業空心化,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未變。現在內地的經濟發展仍需要國際金融中心的支援,香港的發展也需要內地包括深圳的支援。所以近年來深港合作正在向高端服務業方向發展,尤其是金融合作。
“在此過程中,中國經濟地位日益提高。中國不僅僅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而且對外貿易全球第一。在這一趨勢下,人民幣的跨境使用日益蓬勃。人民幣作為中國本幣,本幣的國際化使用,為深圳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也為香港發展提供了新的基礎。總體而言,這變成了深港金融合作的重點。”
曹遠征説,人民幣跨境使用催生了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人民幣的跨境使用開始於2009年7月2日,其業務發展遠遠超出了當初設計者的預期。曹遠征就是當初主要設計者之一。他表示,香港已經成為最大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到今年1月份,香港市場人民幣存款餘額5859億元,各國的主要銀行都在香港進行交易,達到了120家左右。從品種上看,除了人民幣股票,還有外匯期權結構性存款、匯率掛鉤産品、利率掛鉤産品等等各種衍生工具。唯一缺的一塊業務就是跨境人民幣貸款。深圳提出的開展前海人民幣跨境貸款業務試點,對深港金融合作來説非常必要。前海如果沒有這一合作,就可能淪為單純的房地産項目,既不能帶動深圳實體經濟發展,也不能帶動深港金融合作。深港金融合作一定要按照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所指出的,金融要和實體經濟相結合,要為實體經濟服務。
“以跨境人民幣貸款為契機來做深港金融合作的進一步安排,這是一個很好的設想。但也存在隱憂。貸款如果沒有區域地域限制,一旦控制不好,可能導致金融秩序的紊亂。如果在前海試點,有條件封閉控制,一方面吸引外地企業進入前海,另一方面吸引外資進入前海。這是前海新區探索試驗的核心問題。當然也是難點問題。”曹遠征強調。
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可以鞏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
儘管香港已經成為最大的人民幣離岸中心,但港人一直擔憂未來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被上海取代。曹遠征認為,在中國資本項下尚未完全開放之際,正是香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之時,助推劑就是人民幣國際化。
曹遠征分析,目前香港金融市場有幾個缺陷:香港市場地域狹小,沒有實體經濟支撐,只有交易中心;香港資本市場以股為主,債比較少;香港股市的上市資源多在內地,而投資者基本都來自海外,海外企業在港上市少,內地投資者也相對較少。在未來發展上,能否有這樣一個目標並以此做相應的政策安排:吸引更多的海外企業在港上市和發債,讓內地投資者進入香港,使上市資源和投資者真正來自全世界,讓香港成為真正的投資中心;香港除了股市,還要進一步發展債市,爭取亞洲債券市場落戶香港。“這些目標如果實現,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將無可爭議。就目前而言,上海作為最大的本幣中心,其金融中心地位無法撼動,香港應該在資本項下開放之前,打造成多種貨幣的全球金融中心,這樣才能與上海競爭。”
曹遠征認為,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在人民幣國際化上做文章。“人民幣國際化,意味著人民幣為非貿易方的第三國使用。貨幣如水流,一定要回來。內地與香港在人民幣回流機制上已經有一些渠道,如發行人民幣債券、QFII或通過銀行的清算渠道等方式。目前深圳提出的在前海試點人民幣跨境貸款正是在回流機制上的新安排。香港金融機構有大量人民幣,非常願意向內地進行人民幣貸款。”他分析。“但是回流機制是為人民幣更廣泛的國際使用的配置安排,僅僅拘泥于回流機制,不僅會本末倒置,無助於人民幣的進一步國際使用,也會傷害現有的使用基礎。”
對香港而言,在人民幣的使用安排上,現實的選擇最有可能的區域是東盟。中國與東盟常年存在逆差,很多貿易往來雙方都使用人民幣計價和結算,可以進一步在貿易渠道上促使東盟其他國家之間使用人民幣。其次,香港應想辦法吸引東盟國家的企業到香港上市,人民幣上市,或者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另外,東盟很多國家政府有發展經濟的內在要求,亞洲地區也有發展資本市場包括債券市場的要求,香港應努力爭取為這些國家發行人民幣債券。此外,亞洲包括東盟國家在進行外匯儲備庫安排時,能否爭取其美元儲備部分人民幣化。如果做到這樣,在貿易項下、企業融資、政府安排等三方面都擴大了人民幣使用,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就得以推動。
香港自由貿易體制優勢內地城市無可替代
香港的優勢在於,作為特別關稅區,香港的自由貿易體制,在其間發揮的作用是內地任何一個城市不可替代的。
曹遠征表示,1994年在外匯體制改革時,我們曾希望2000年實現人民幣全面可兌換。但亞洲金融危機使人民幣全面可兌換沒有了時間表。亞洲金融危機的教訓表明對新興市場經濟國家而言,其難點就在如何處理資本項下開放和防止短期資本的頻繁流動。而人民幣國際化恰恰為這個問題的解決提供了一個新的契機,這個契機在於將資本項下開放和本幣全面可兌換分開操作——人民幣的國際使用可以在人民幣項下進行資本項目開放,但是由於人民幣還沒有對外幣實行全面可兌現,中國依然可以對外幣的短期資本進行管制。
他進一步解釋,資本管制按IMF的定義是對資本行為科目實行管制的,只有三個科目:外商直接投資需要審批;中國居民不得對外負債,對外負債需要進入外債規模管理;中國資本市場不對外資開放,對外資開放要通過特別的管道。如果外商用人民幣投資還用審批嗎?中國居民不許對外資負債,如果對外以人民幣負債怎麼安排?中國資本市場不對外資開放,那對外以人民幣開放行不行?如果可行,就意味著人民幣項下可以實行資本項目開放。2011年8月,李克強副總理在香港宣佈了這樣的政策。如此把資本管制按幣種進行區分,墻越來越薄,再把資本管制穿洞,隨著這個洞越來越大,到了某一天就會自動消失,這個過程就是人民幣走向全面可兌換的路線圖。人民幣國際化就是將墻體削薄的步驟之一,為人民幣可兌換創造條件。“應該需要用五至八年時間。”曹遠征預期。
曹遠征認為,香港應該爭取更多的中央政府的相關政策支援,在推動人民幣的第三國使用的進程中,央行需要在雙邊及多邊國家上做更多的安排,香港可以做排頭兵。香港眼光應該看得更遠些。目前的回流安排是為了人民幣走得更遠。香港在這一過程中國際金融地位將不斷得到鞏固和提升,自然發展。“從目前看,在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香港第一階段目標已經實現——人民幣在香港站住腳,不僅有規模,而且各種金融産品都有了。現在應該規劃第二大目標,推動人民幣在第三國使用,香港應做出自己的貢獻,這也是為中國經濟做出最重要的貢獻。”他説。
深港前海接軌“打洞”,前海做深圳的小特區
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獲批國家新區之後,其動向一直為各界關注。曹遠征認為,前海應結合發揮深港兩地優勢,以實現深港兩地發展的新突破。而人民幣跨境貸款將是利用香港低息人民幣回流的一個渠道,也是深港金融合作有利於提升各自金融發展的歷史突破。
他分析,從全國的經濟發展看,深圳有自己的特點。最重要的是高新技術企業密集程度最高,深圳有利於創業創新的機制。
如果從中國金融發展看,有兩個關鍵問題需要深化改革:一是PE(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簡稱)滿大街,但真正做VC(風險投資基金簡稱)的少,如果能夠推動PE向VC發展,小微企業就能獲得風險投資;二是中國小微企業融資難,中國金融機構的金融操作基本以資産質押為主,小微企業最大問題就是沒有資産,這需要金融創新,是否可以用其他信用代替資産信用?前海是否可以做出新的探索和創新?
他表示,前海作為深港合作區,應更大程度地發揮香港優勢。如將香港創業板與前海嫁接,一方面為VC退出創造了條件,另一方面這一機制將吸引全球創業企業落戶前海,而不僅僅是內地企業。
同時,前海可以引進全球成熟的小微企業貸款經驗,進行試驗,落地開花,這樣小微企業就有新的融資安排來支援發展。
曹遠征進一步表示,在新時期深圳的作用是通過幫助香港更好地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為人民幣開放乃至全面兌換創造條件,這是深圳特殊的歷史地位。深圳在這一過程中,應進行新的改革開放,不僅僅是産業方面,而且應該在金融政策安排上建立新的機制,支援香港走得更遠。“金融如水,不存在試驗的問題。在相應的金融合作機制上,深圳應有更加市場化的選擇,從這個角度而言,政府能做的有限。如果前海人民幣跨境貸款試點獲批,深圳市政府能做的就是把前海封住,不是人流物流,而是機制上,避免香港低成本人民幣從前海流出,擾亂內地金融秩序。前海的金融機制可考慮與香港一樣,而非與深圳一致。之前深圳是全國的特區,現在要讓前海做深圳的小特區。”他説。
曹遠征指出,深港金融合作,深圳應該從這個方向來探索和試驗。按照先本幣開放,然後外幣開放,這樣的步驟,來削薄資本管制這堵墻,“在這堵墻上鑽幾個洞”,進而實現有序的可控的人民幣可兌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