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一兩個月裏兩次為“錢數”糾結。不過都不是為個人的“小錢”,而是為與公眾相關的“大錢”。
幾個月前,曾經寫了一篇小文《2000億與800 億的糾結》,對同一天網上披露的兩個數字談了點兒陋見。其中的2000億,是2000年底至2010年底10年間,各級財政累計投入的扶貧開發資金總數。800 億,是去年一年政府採購汽車的金額!扶貧10年2000億,公車採購1年800億,不期而遇的兩個“錢數”,振奮,沮喪,就這樣讓人陷入糾結……
再次令人糾結的不是“同一天披露”的兩個數,變成了與“同一件事”相關的兩筆賬。3 月上旬,國家統計局公佈今年2月份的CPI,同比上漲3.2%,有人據此作出存款終於結束20多個月負利率狀態的結論。但是接著有報道列出了這樣的帳單: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1年全年,我國CPI比上年上漲5.4%;而最近一次調整的銀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為3.5%,即百姓實際存款利息收益為-1.9%,換句話説就是,1萬元存一年定期,會“縮水”190 元;截至2011年底,我國金融機構居民存款餘額達到35.2萬億元,照此計算,35.2萬億當年就“縮”6600多億!這是第一個錢數。
由此筆者立時聯想起也是不久前披露的另一個“錢數”,2011年,中國銀行業全行業利潤總額為10412億元。一邊是上萬億的豐厚利潤,一邊是6600多億的鉅額“縮水”,再加上加銀行令人羨慕的高福利和某銀行行長“有時候利潤太高了,自己都不好意思公佈了”的“坦誠告白”,真是讓人不糾結都難。至於“中國銀行業的大量利潤來自於存貸款利率之間的利差,其利差收入佔其利潤總額近80% ,而這些利差收入並不是市場競爭的結果,而是目前的政策保護所引致的結果”的説法是否準確,給銀行戴“暴利”帽子合不合適,一般百姓沒興趣也沒能力細究。大家只認準一條就夠了,那就是銀行靠高利差“切走了自己的奶酪”。於是對銀行“暴利”的聲討浪潮,由此而起。
兩會期間,央行行長周小川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了對“暴利”説法的異議,認為用詞“恐怕有些過分”。他指出,銀行業系統今年恐怕還面臨著資本金不足的問題,還有一定的缺口。但是相對於其他行業,去年銀行業的利潤狀況確實是不錯的。周行長還提醒,對銀行業的利潤,大家要注意觀察,可能有多種因素,其中有一種因素是存在很大的週期性。大家知道,西方金融危機出現以來,有很多銀行由於自身的問題,特別是資本不足的問題,導致他們現在不怎麼活躍,也不怎麼支援實體經濟的發展。這種狀況也表明,過去有些看著盈利很好的銀行現在怎麼情況這麼糟糕呢,這和經濟週期的關係比較大。
客觀説,周行長這番專業性的解釋,不能説沒有道理,但同樣屬於業內人士的聲音引起的“共鳴”可能更強些。有報道説,包括央行前副行長吳曉靈日前在談到銀行業“暴利”之時,也表示,銀行業賺取的利潤“並不合理”。至於普通老百姓,則更看重的是事實。回顧本輪席捲全球經濟危機的軌跡可以看到,最先“發病”的是美國金融機構,繼而是實體經濟,進而波及民生,歐洲也大致如此;而我國卻不大一樣,率先受到強烈衝擊的是實體經濟,接著是物價攀升、就業困難影響百姓生活,而銀行卻似乎一直置身事外、小日子過得挺滋潤。是我們的金融體制已經盡善盡美,成為具有超強免疫力的全球楷模了嗎?恐怕不是。那是為什麼呢,只能是見仁見智了。中國與世界處在同一個經濟週期,為啥中國銀行業就能一家獨樂?
把近年房地産異常瘋狂、中小企業融資艱難、部分地區民間高利借貸異常活躍等等問題統統歸罪于銀行,並不公平。但2011年,銀行的儲戶資産“縮水”了6600多億,銀行賺了超過1萬億,卻很難做出讓人信服的解釋。這一巨大反差,令人糾結,引發非議,更應催人深思。中國金融體制改革該不該繼續深化?這一重要領域的現實利益格局,該不該進行調整,又應怎樣進行調整呢?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