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改革路徑何在?
面對難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膽探索,以更大決心和勇氣繼續全面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等各項改革,破解發展難題,並且提出了今年改革的6大重點任務。
下一步,改什麼,怎麼改?
代表委員認為,“九五”計劃以來,縱跨四個五年計劃或規劃,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至今存在大量需要解決的問題,根本癥結,在於體制機制制約。
“長遠來看,深化改革就是要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遲福林説,“在經濟領域範疇,應當是市場主導下充分有效地發揮政府作用;而不是政府主導下,有限地發揮市場作用。”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改革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之一,就是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完善宏觀調控體系,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更好地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
怎麼轉變?代表委員認為,關鍵是要有務實的行動。“政府轉變職能需要創新管理模式,增強服務理念。” 全國人大代表、峨眉山樂山大佛旅遊集團總公司董事長馬元祝説。
“加快推進政府改革”和“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是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今年六項改革重點任務,馬元祝建議國家加快改革金融信貸體系,推動中小企業健康持續發展,為實體經濟發展進一步夯實基礎。
“改革是從破解自身不足起步的。如果對自己的問題和不足不敢剖析,那就不可能改革。”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説。
政府工作報告坦誠地承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節能減排、物價調控目標沒有完成;徵地拆遷、安全生産、食品藥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問題還很突出。
代表委員認為,這些同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民生領域應是當前改革的重點。“貧富差距呈逐步擴大趨勢,改善民生,成為社會改革面臨的重大任務。”遲福林説。
這些“重點”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都給出了舉措,如鞏固房地産市場調控成果、降低食品價格中間成本、教育支出要佔到GDP4%等。
路徑,在熱議中清晰——代表委員認為,站在改革新的關口,就是要繼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大力推進政府職能轉型,加大醫藥衛生、社會保障、教育、住房保障等民生改革力度,解決好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
“2012年的方針是‘穩中求進’,‘進’就是要提高經濟增長的品質,優化結構,使之更加協調;節能減排,加強環境保護;致力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學家厲以寧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