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市民化是城鎮化的重要特徵
我國正在進行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城鎮化,城鎮化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農民市民化。什麼是農民市民化?簡單地從字義上看,就是農民轉變為市民,戶籍上的“農業戶口”轉變為“非農業戶口”,簡稱“農轉非”。但事實上,農民市民化還有更深刻的含義。
為了弄清農民市民化的深刻含義,首先要了解城鎮化的重大意義。城鎮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城鎮的聚集生産和生活帶來巨大的集約化效應,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與農村相比有著巨大的優勢。城鎮可以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有著更高水準的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城鎮生活便利並且豐富多彩。我們要推進的城鎮化是人的城鎮化,城鎮化最重要的特徵之一就是農村人口向城鎮遷移和聚集,簡單地説就是農民市民化。因此,從更深刻含義上説,農民市民化意味著讓更多的人進入到更高水準、更具現代文明的生産方式、生活方式中來。農民市民化的真正目的是要提高農民的生活水準,提高農民的社會福利水準。
根據農民市民化的實現方式,可以將農民市民化的路徑分為“被動城鎮化”和“主動城鎮化”兩類。前者主要是指由政府主動推進、通過“徵地安置”實現農村土地的城鎮化和農民身份的“農轉非”;後者主要是指農民自主選擇進入城鎮的市民化過程,包括經濟途徑(進城投資創業、購房入戶)、人才競爭途徑(考大學、在城鎮找到長期穩定工作)等。
由於我國地域遼闊,區域發展很不平衡,不同地區的農民市民化存在很大差異。比如,像北京、上海這樣的特大城市,由於各方麵條件都比較好,對農民的吸引力很大,但人口壓力極大,農民市民化的難度很大。反之,在一些小城鎮,雖然放開了戶籍限制,但農民缺乏市民化的動力。因為小城鎮的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文化設施等的水準與大城市差距很大,工作機會不多,收入也不高,對於農民沒有太大的吸引力。
推進符合農民利益的農民市民化
從農民市民化的深刻含義中可以看出,農民市民化不是簡單地使農民轉變戶籍。簡單地使農民轉變戶籍,有時候不僅不能提高農民的生活水準和社會地位,還有可能激化社會矛盾。因為農村的利益格局與城鎮完全不同。農民在農村擁有土地、林地等承包權,擁有宅基地,享有集體經濟的收益權、分配權。而一旦農民成為城鎮居民,也就失去了這些權利和資源。變為市民後,農民雖然可以獲得城鎮的社會保障,但城鎮的“最低生活保障線”只是城鎮生活的最低水準,只能勉強維持生計。這對於很多農民來説是難以接受和適應的。舉些簡單例子來説,在不少已經習慣於農村生活的農民看來,自己種菜、養雞甚至養豬都是理所當然的,在生活方面可以節約不少開支,變為市民後則事事需要花錢。在農村,老人去世後找塊地安葬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在城市安葬去世老人的價格正日益攀升。總之,農民市民化後,生活的利益格局和基本邏輯都發生了根本變化。正因為如此,很多農民對市民化缺乏積極性,尤其是那些不願喪失土地承包權的農民。在一些地方,有時候甚至會因為“農轉非”而發生社會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