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鄧小平誕辰110週年  >   偉人生平  >   傳奇人生  >   正文

從大轉折到大決戰——鄧小平逐鹿中原的輝煌歲月(上篇)

2014年08月12日 15:31:00 來源:中國共産黨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立足大別山,構建奪取全國勝利的前進基地

  劉鄧大軍長途跋涉直驅大別山,只是贏得了整個戰略行動的第一步勝利。能否在敵戰略縱深地帶迅速展開,儘快創立根據地,關係到解放戰爭整個戰略局勢能否根本改變。

  毛澤東對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後的前途作了三種估計:一是付出了代價站不住腳,準備回來;一是付出了代價站不穩腳,在周圍堅持鬥爭;一是付出了代價,站穩了腳。

  大別山位於鄂、豫、皖3省交界地區,高山峻嶺連綿巍峨,山林野莽鬱鬱蔥蔥,既可以成為生存據守的良好天然要塞,也可以成為吞噬軍事勁旅的虎口險地。這裡,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發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要誕生地。劉鄧大軍的主要來源——紅四方面軍,就發端於此。抗日戰爭時期,這裡又創建了新四軍第五師。解放戰爭初期,蔣介石悍然發動全面內戰,全國解放戰爭的序幕從這裡開啟。

  大別山革命鬥爭薪火相傳,生生不息,有“紅旗不倒”之稱。由於國民黨軍隊多次殘酷的“清剿”,劉鄧大軍到達大別山時,這裡只有共産黨領導的多股遊擊隊在活動。劉鄧大軍孤懸敵後,能不能站得住腳,實現毛澤東提出的三種前途中最好的前途,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鄧小平曾經這樣描述過大別山:中原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正當敵人的大門,其中大別山是大門邊。大別山敵人必爭,我也必爭。

  毛澤東致電劉鄧,對堅持大別山鬥爭的困難和長期性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不要希望短期內就能在大別山建立鞏固的根據地,我軍要有很長時間在江河之間往來機動,宣傳群眾、發動群眾,並在殲滅敵人幾十個旅後,方能建立鞏固的根據地。

  到達大別山的當天,鄧小平就以中共中央中原局的名義起草了《關於創建鞏固的大別山根據地的指示》,向進入大別山的部隊提出了“全心全意地義無反顧地創建鞏固的大別山根據地”的光榮任務。

  既要開闢根據地,又要打擊敵人,劉鄧抓住國民黨軍尚未形成圍攻的有利時機,制定了“北線牽制、南線展開”的戰略方針。一縱、二縱在大別山北部鉗制尾追之敵,三縱、六縱迅速向南部出擊,搶佔南線諸城。僅僅一個月,劉鄧大軍在鄂豫皖地區解放縣城23座,在17個縣建立了民主政權。

  劉鄧大軍主力長驅直入,逼近長江,大有揮師渡江之勢。蔣介石一邊命令海軍總司令桂永清坐鎮九江,封鎖江面;一邊督促第四十師和第八十二旅不惜一切代價向長江邊開進,阻止劉鄧大軍過江。

  國民黨在大別山的兵力大都被鉗制在皖西和豫南,只有整編第四十師和第八十二旅一直尾隨劉鄧大軍南下。在蔣介石的驅使下,該部孤軍冒進。劉鄧大軍網開一面,隨後在高山鋪峽谷地帶設伏,將其全部殲滅。

  高山鋪大捷的消息傳到陜北,毛澤東懸著的心輕鬆了許多。他對周恩來説:高山鋪的意義不僅僅在於消滅了國民黨軍1萬多人,也不僅僅因為這一仗打得漂亮,它的全部意義在於我軍已經能夠在大別山進行大兵團作戰,劉鄧在那裏站住了腳跟,倘若10萬人的冬衣能夠解決,就是天王老子也趕不走他們了。

  在這之前,周恩來曾致電劉鄧:冬衣如何解決?如困難過大,準備派十縱隊護送。

  劉鄧認為後方也很艱苦,缺乏棉花布匹。從老解放區運送棉衣,山高路遠,千里迢迢,而且要通過敵人的重重封鎖。他倆商定,自己動手,就地解決。

  毛澤東看到回電,連説三遍:劉鄧有氣魄,不簡單。

  高山鋪戰役後,大別山已是秋未冬至,部隊也有了一段穩定的時間,冬衣問題再次提上重要日程。劉鄧和後勤部門的負責人商量此事,後勤部門的同志説:棉花、布匹可就地解決,但裁縫難找。

  沒等大家把話説完,鄧小平接過話頭:不能把眼睛盯著群眾嗎?我們的指戰員來自於人民,有許多能工巧匠,把部隊中能彈花、染漿、裁縫的集中起來,以他們為骨幹,在每班、每排開起裁縫廠、被服廠如何?

  大家哈哈大笑,沒有再言困難。

  鄧小平著重強調:在籌集原料時,一定要注意工商業政策,就是地主、資本家的店舖,也要按價付款。人逃亡了的,可留下借條,將來償還。

  自製棉衣棉被的行動,迅速在全軍展開。

  部隊採購來的布五顏六色,戰士們用鍋灰、草木灰把白布染成灰色,做面子,把那些色彩鮮艷的花布做裏子。買來的棉花,多數是籽棉,沒有彈花機,戰士們就用樹條抽打,用手撕,用手剝。

  半個月的時間,十幾萬指戰員就穿上了新棉衣。

  為配合劉鄧大軍的戰略行動,陳賡、謝富治兵團強渡黃河,挺進豫西,在大別山以西的伏牛山區機動作戰;華東野戰軍西線兵團在陳毅、粟裕的率領下,挺進豫皖蘇地區,在大別山以北擴大解放區。

  劉鄧、陳謝、陳粟三路大軍在黃河、長江之間的中原地區互為犄角,牽制了南線國民黨軍一半以上的兵力,使中原地區由國民黨軍隊進攻解放區的重要後方,變成了人民解放軍奪取全國勝利的前進基地,對於改變整個戰爭形勢起到了決定性的戰略作用。國民黨當局不得不承認,由於中原戰場的失利,其“全盤戰略形勢,乃從此陷於被動”。

  對戰局的這種變化,國民黨統帥部驚恐不安。1947年11月下旬,蔣介石決定成立“國防部九江指揮部”,任命國防部部長白崇禧為主任,統一掌管豫、皖、贛、湘、鄂5省軍政大權,要以“總力戰”與共産黨爭奪中原,並調集了33個旅全面“圍剿”大別山,大別山的軍事鬥爭又驟然緊張起來。

  鄧小平由衷地感嘆:敵人對大別山的瘋狂進攻,是垂死掙扎的表現,是死亡前的回光反照。大別山是敵人的要害區,敵人越接近死亡,越要拼命爭奪。為此,劉鄧大軍分成兩個指揮所,劉伯承率一縱轉出外線戰略展開,鄧小平率主力堅持內線鬥爭,在大別山與強大的敵軍展開了艱苦的反“圍剿”作戰。

  圍困大別山的國民黨軍隊依據絕對優勢兵力,從南到北對大別山壓縮堵擊,並實行瘋狂的“三光“政策,摧毀新建立的民主政權,瘋狂捕殺地方幹部。中央軍委為緩解大別山的嚴重局面,命令粟裕率華東野戰軍4個縱隊南下,與陳謝兵團會合,沿平漢路直迫武漢,以吸引調動一部分敵人出大別山,減輕大別山的壓力。

  鄧小平致電中央軍委:我們在大別山背重些,對全局極為有利。我們在大別山的困難很多,是在“啃骨頭”,但是,在其他戰場上,我們的兄弟部隊已經開始“吃肉”了!我們背上的敵人越多,我們啃的骨頭越硬,兄弟部隊在各大戰場上消滅的敵人就越多,勝利也就越大。

  鄧小平把3個主力縱隊分遣到3個地區機動作戰,採取以小部消耗大敵,以大部尋機殲滅弱敵的鬥爭策略,與國民黨的“圍剿”部隊巧妙週旋在大別山上。

  由於敵軍重兵“圍剿”,多路進攻,剛剛建立的大別山根據地受到嚴重破壞,已經解放的30多座縣城相繼淪入敵手。地主反動勢力猖獗,公開逮捕、殺戮地方幹部。

  1947年的最後一天,鄧小平和李先念翻越30多裏山路,來到金寨縣漆店區樓房村檢查地方工作。鄧小平對急忙趕來彙報的地方負責人説:先聽你們講講,群眾發動得怎樣?有什麼困難和要求,都可以談。

  縣委書記、縣長們彙報了金寨各區發動群眾建立農會、清匪反霸的情況,特地提到在分田、分浮財、打土豪過程中出現了過左行為,應予以糾正。

  原來,劉鄧大軍進入大別山後,為迅速發動群眾,開始了“急性土改”。有的地方對地主不分大、中、小,一律亂打亂殺,甚至錯殺了一些紅軍家屬,致使少數貧農也逃向了敵戰區,個別地區變成了無人區,少數地方的群眾在地主、富農的挑動下,拿起武器反對解放軍。

  鄧小平説:這個問題提得好,值得重視。老解放區和新解放區不一樣,過去我們在策略上犯了打擊面過寬的錯誤,不但不利於發動群眾,反而脫離了群眾。今後,在中心區應暫不動富農的財,在遊擊區暫不動地主的財,務求團結多數,孤立少數。

  李先念接著説道:群眾發動起來了,根據地才能堅持。

  鄧小平把取暖的火撥旺了些,接著説道:我們艱苦一些,在大別山多背敵人幾個旅,二陳和劉司令員在外線就能多殲滅一些敵人。倘若今後戰略需要,再抽一些主力部隊去外線作戰,你們能不能挺住?

  “困難會多些,但能堅持。”縣委書記肯定地回答。

  “承認困難,不怕困難,戰勝困難,這就是共産黨人的品格。有你們這幾句話,我的心裏更踏實了!”

  1948年1月,鄧小平經過詳細調查和深思熟慮,向中央寫了一份綜合報告,提出了新解放區土地改革應把握的政策界限。他在電報中説,大別山的特點,經歷了土地革命和抗日戰爭兩個時期,土地革命時期的左,抗日戰爭時期的右,在本地各個階層發生了很深的影響。鋻於大別山有兩種區域,即鞏固區和遊擊區,在鞏固區可進行土改,在遊擊區則不能急於平分土地。

  隨後,鄧小平又給中央去電,強調土改要分區域進行。對於鄧小平的幾次來電,毛澤東高度重視,並親自復電:小平所述大別山經驗極為寶貴,望各地各軍採納應用。

  過火行動糾正了,根據地形勢開始好轉。群眾説,過去80%反對你們,今天80%贊成你們。

  劉鄧、陳粟、陳謝三路大軍內外配合,協同作戰,迫使國民黨軍從大別山抽調13個旅去應付其在中原各地的被動局面,宣告了蔣介石“消滅”劉鄧大軍及其創建的大別山解放區狂妄計劃的破産,標誌著人民解放軍在中原站穩了腳跟。鄧小平電告毛澤東:不管情況如何嚴重,敵人是攆不走我們的。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中國共産黨新聞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