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兩岸兩會領導人第10次會談在臺北舉行,這也是繼臺灣陸委會負責人王郁琦與大陸國臺辦主任張志軍會面、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後,本月內兩岸高層之間的第三度互動。此次會談中,兩岸簽署了氣象合作及地震監測合作兩項協。隨著“張王會”啟幕,兩岸兩會未來的定位與功能引發各界關注。
兩會功能不會被取代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兩岸兩會第10次高層會談27日上午在臺北圓山飯店舉行,臺灣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與大陸海協會會長陳德銘率所屬成員與會。當天下午,兩會簽署兩岸氣象合作、地震監測合作協議。簽署協議後,陳德銘與陸委會負責人王郁琦在臺北維多利亞酒店首度會面,陳德銘以“鬱琦主委”稱呼王郁琦。
大陸海協會長陳德銘27日表示,兩岸關係主管負責人在南京會面,建立常態化的聯繫溝通機制,是雙方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舉措,但這個新機制並不取代兩會的事務性商談與簽署協議的功能。對於當天簽署的兩項協議,陳德銘提到臺灣的9 21地震與莫拉克風災以及大陸的汶川與玉樹兩個大地震,他説,當時耳聞目睹兩岸同胞展現的濃濃同胞情意,深深為此動情。陳德銘稱,隨著當前全球變暖、環境惡化的影響,颱風、寒潮、地震等極端氣候與自然災害頻加出現,兩岸應建立密切合作機制。
臺灣《聯合晚報》報道稱,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27日稱,透過協議所建立的合作聯繫管道,兩岸將可實時交換氣象觀測、預測、預報與警報資訊。臺空軍南沙太平島氣象站每日傳送南沙海域氣象資訊,由臺空軍氣象聯隊彙報臺“中央氣象局”,簽署協議後,兩岸以間接方式交換南沙海域的氣象資訊。另外,在地震監測合作方面,兩岸可實時交換臺灣海峽及鄰近地區合作資料,精確掌握地震合作資訊,提升雙方地震監測的能力。臺“中央社”援引臺方官員的話稱,協議生效後,雙方將籌組氣象、地震工作小組,在協議生效二三個月後,針對協議規劃的“數據交換、人員交流、技術合作”三大方向,召開工作會議。
涉及兩岸治霾合作
島內關注的兩岸霧霾治理合作,在此次會談中也有涉及。臺“中央氣象局局長”辛在勤27日稱,就這次氣象協議而言,如果發生足夠大的霾害,經過多久時間來到臺灣,這是可以掌握的,但至於有多少霧霾量的問題,就屬於環保議題。陸委會副主委兼海基會副董事長張顯耀補充説,臺方可以通過監測了解大量霧霾來臺的時間,但霾害防治或空氣品質監測屬於“環保署”業務。
“臺聯黨”日前召開記者會稱,大陸霾害嚴重影響臺灣,令臺灣“簡直如遭受化學武器攻擊”;建議臺當局在簽訂兩岸氣象合作協議及地震監測協議前,應先務實與大陸簽訂“兩岸霾害賠償協議”,“先要求解決霾害賠償問題再談其他”。張顯耀26日對此回應稱,霾害的影響是全面性的,“空氣要如何賠償”,這在全世界找不到前例;而且霾害屬於“環保署”主管的空氣污染監測業務,與本次簽署的“氣象局”業務無關。但張顯耀也透露,未來兩會將“就環境保護做一些決定”。
據臺灣《聯合晚報》報道,除了氣象和地震監測合作,林中森在會議上還再度提出陸客轉机議題,陸方對此表示高度重視,願意研究可行方案,希望在最短時間內透過兩會協商就此議題落實商討。林中森在簽署協議後的記者會上透露,這次會談還確認了第11次會談後續協商的6項議題,包括貨貿、爭端解決、租稅、兩會互設辦事機構、環境保護合作、飛航安全及適航標準合作。
未來兩會機制如何發展
“張王會”後,兩岸兩會機制的未來定位與發展成為討論焦點。臺灣《旺報》27日評論稱,兩岸互動在“張王會”後進入嶄新階段,海基會的組織和功能,應配合兩岸協商重新佈局及兩會互設辦事處的進展,進行通盤調整。未來海基會應強化服務及促進交流的功能,並逐漸卸除協商“白手套”的角色。陸委會和海基會朝向“兩塊招牌,一套人馬”方向整合,是最有效率的改造方式。臺灣《經濟日報》26日的社論稱,兩岸進入官方直接協商和對話是大勢所趨,在這一定位下,海基會應逐漸淡出兩岸協商角色,這是觀察兩岸協商能否實質提升的重要指標。
不過,臺灣政治大學教授張士賢27日在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稱,“張王會”雖然已建立起兩岸官方接觸的管道,但兩岸官方接觸屬於“政治性接觸”,兩岸馬上從“事務性談判”進入“政治性談判”的可能性不大,許多事情在“政治與事務”談判間擺蕩,需要慢慢來,在這種情況下,兩岸兩會間溝通的重要性無法降低。
[ 責任編輯:尹賽楠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尹賽楠
原稿件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