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要聞  >   正文

傳“中朝貿易生變” 羅先經濟區目前未見異常

2013年12月19日 10:28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60億美元對朝是“全部”

  遼寧社科院朝鮮韓國研究中心主任呂超18日對《環球時報》表示,從他近期對中朝之間經貿情況的觀察來看,張成澤事件的影響只會是短暫的。中國投資相對較集中和較多的羅先開發區合作項目正常進行,道路、港口建設仍在繼續,黃金坪開發區工作也在進行中,中朝鴨綠江新橋建設進展順利,目前由於季節原因施工放緩,但主體已經完成,明年正式完工。這些項目順利進行也表明,雙方經貿關係沒太大變化。

  朝鮮國家經濟開發委員會官員尹永錫在張成澤被處決後不久對美聯社表示,“朝鮮總體經濟政策不會發生變化”。日本TBS電視臺稱,朝鮮做出這樣的發言,是為了避免中國向朝鮮的投資中斷。呂超認為,這是向外界,特別是向中國公開傳遞朝中經貿關係不變的資訊。《南德意志報》説,朝鮮國內90%的燃料、80%的商品和45%的糧食均來自中國。根據中方的統計,兩國貿易額達到60億美元。這對中國而言不算多,卻是朝鮮的全部,如果北京當局有一天不再提供支援,朝鮮立刻將全面癱瘓。美國彭博社稱,中國無法控制平壤,但總有切斷資金鏈的一手。要獲得中國支援,就得做出回報,包括改革“17世紀的經濟”,讓中國專家幫助改進工農業;核子試驗停下來等等。

  美國《一週》雜誌把包括“你為什麼搞掉姑父張成澤?”在內的一連串問題提給美國籃球巨星羅德曼,他19日會按計劃訪問平壤。不過文章説,朝鮮除了中國以外不聽任何人的,但即便中國也沒機會影響金正恩,如果朝鮮的財務生命線控制不了金正恩,羅德曼能做些什麼呢?加拿大通訊社稱,儘管感到不快,但中國對朝鮮的政策不會發生大的改變,因為中國更不願看到中朝邊境出現動蕩,或邊界另一端出現一個親美政權,這對中國的國家安全並無好處。德國電視2台稱,鋻於當前形勢的不確定性,北京“非常小心,避免引起火花”。

  朝鮮除了開放別無選擇

  朝方的指責是否會給中朝關係帶來問題?“俄羅斯之聲”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朝方是否僅局限于聲明,還是要採取什麼更為堅決的行動。比如,要求中方對張成澤簽署的協議進行重新審議。如果提出類似要求,必將引發與中國的嚴重危機。呂超認為,研判朝鮮對外經貿政策的變化更要觀察中朝兩國的政治外交關係。比如金正恩會不會訪華,張成澤事件後人們對此更加關注。目前金正恩事務纏身,但他應該正在考慮訪華事宜,而且時間不會太久。《朝鮮日報》援引韓國高麗大學教授趙榮基的話稱,“如果金正恩訪華無望,朝鮮在經濟和外交領域被孤立的局面將進一步惡化”。

  美國《紐黑文紀事報》稱,現在張成澤下臺了,金正恩似乎要通過內閣推進經濟工作。《日本經濟新聞》分析説,金正恩新的領導體制已經浮現出輪廓,金正恩在朝鮮勞動黨和公安機關的親信正支撐起其政權。負責經濟事務的內閣總理樸鳳柱沒有發生地位上的變化,朝鮮在經濟上將延續改革路線。

  德國中國問題專家夫羅裏揚18日對《環球時報》表示,朝鮮不會與中國在經濟關係上撕破臉。朝鮮要發展,除了開放別無選擇。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沈丁立對《環球時報》表示,跟所有國家一樣,朝鮮也應該是“逐利”的,這個“利”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政治安全、國家安全、經濟安全。只要它把經濟視為安全的一部分,就不會不搞經濟,不搞貿易,不吸引投資。【環球時報駐外記者 王莉 王剛 李珍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邱永崢 郭孝偉 甄翔 玉鵬】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環球時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