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金融時報:石油換貸款 中俄“各取所需”

時間:2009-02-19 14:51   來源:環球時報

  英國《金融時報》2月19日文章,原題:石油換貸款 中俄“各取所需”

  中國擁有俄羅斯想要的:大把美元;俄羅斯也有中國想要的:能源。於是,莫斯科與北京週二達成了石油換貸款協議。俄羅斯幾家國家控股的石油公司得到20年期的貸款,幫助它們在保持資本支出的情況下進行再融資,而中國則在此期間得到廉價燃料。

  國與國之間的雙邊交易總在發生。上述中俄交易的不同點在於,沒有人試圖將其包裝為政治或外交事件。這是一筆以一種大宗商品換取另一種大宗商品的沒有花招的交易。

  對俄羅斯方面來説,它的“國家冠軍”企業得以避免痛苦的現金緊缺。面對原油價格低迷和産量下降(總産量去年萎縮近1%),全球第二大産油國正疲於掙扎。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是俄羅斯最大的石油企業,由政府持有75%的股份。它在這次250億美元總貸款中所佔的150億美元份額,將輕鬆應付該公司將於今年到期的85億美元債務。這些債務中有60%是對外國銀行欠下的;接近半數在第二季度就要到期。舉債過多的俄羅斯國家石油管道運輸公司(Transneft)將得到其餘貸款。

  中國也從這筆交易獲益匪淺。每天30萬桶相當於中國總需求的大約4%,或其石油進口總量的8%。俄羅斯為這些貸款支付6%的利息,根據上海券商大華繼顯的估算,這意味著中國以每桶約20美元的價格得到石油供應。鋻於中國在現貨市場購買多數石油,這是一項重大節省。

還有若干附帶效益。俄羅斯將客戶基礎分散到歐洲以外,而中國減輕自己對中東的依賴。這筆交易還增加了中國參與長期開發俄羅斯傳奇般的西伯利亞石油儲量的機會——也許日本將會出局。但歸根結底,這是一筆易貨交易,具有鮮明的“後信貸危機”特徵。

 

  進入新聞中心>>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