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佈了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除再次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外,還指出中國內需依然旺盛,且短期內不存在通縮風險。
IMF預測今年中國經濟增長6.7%,明年增長8%,分別比上次預測調低了1.8個百分點和1.5個百分點。“這仍然較高,但如果考慮到中國經濟近些年的增長趨勢,這一下降是非常顯著的。” IMF研究部主任布蘭查德。
但令人稍感欣慰的是,中國內需表現強勁,IMF研究部副主管科林斯指出,而他的根據主要是中國庫存正在快速下降。“目前來看,短期內中國並不會面臨通縮風險”。
對於政策應對,布蘭查德認為,經濟恢復的關鍵在於信心,因此有財政盈餘的國家應當出臺“強有力的”刺激計劃,而財政“吃緊”的國家應當首先解決金融領域的問題,“因為信用系統恢復正常運轉,是經濟復蘇的前提。”
IMF貨幣和資本市場部主任卡魯阿那預計,全球主要金融機構在所需資金與可以獨立籌得的資金之間存在一個約5000億美元的“缺口”,這意味著各國政府需要出資彌補這一差距。
布蘭查德建議各國央行繼續放鬆貨幣政策,但也預計由於金融系統仍然不穩,即使主要國家利率均接近零,貨幣政策效果依然有限。因此“救經濟”仍需依靠財政政策。但他同時強調,在制定財政刺激計劃時,必須結合短期與中長期目標,從現在起就要為將來如何彌補赤字做好準備。
布蘭查德還表示説,中國貨幣政策依然有很大的放鬆空間,但他不認為中國匯率政策是當前最緊迫的核心問題。
他説,“如果在經濟過熱或高速增長時,勸説中國允許人民幣更快升值是我們該做的,但是現在,最主要的是如何進一步刺激內需,並在中長期內完成由過分依賴出口向由國內消費主導的增長模式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