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關注中國牛年春節 西方媒體心態複雜

時間:2009-02-01 13:13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宸宇報道,在中國人迎來農曆牛年第一天時,有西方媒體開始預測中國在牛年會不會“牛”,也有西方輿論關注中國人牛年春節花了多少錢,以期從中找到中國經濟能否復蘇的蛛絲馬跡。2009年的這個牛年,讓更多的西方人知道了“牛”在漢語中是何意。當然,更多地西方人想知道——不論抱著何種心態——牛年能否給中國帶來“牛氣”。全球金融危機下的這個牛年,註定將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受西方關注的牛年之一。

  法新社在牛年新春第一天發表了題為“當中國迎來牛年時,氣氛並不‘牛’”的文章,文章開頭這樣寫道,中國週一以團聚、酒宴和震耳欲聾的爆竹聲迎來了農曆新年,但是當中國進入牛年時,氣氛並沒那麼牛氣。接著文章談到農民工和大學生對經濟前景的擔憂、商家對春節期間銷售額的謹慎表態。加拿大《溫哥華太陽報》稱“對於數百萬中國農民工來説,這個新年很難快樂”。

  美國《華爾街日報》擔心回家過年的中國農民工還能否回到城裏,“每年一度的春節假日是家庭團聚、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的日子。對中國的農民來説,新年還是為來年去哪工作制定具體計劃的時候。過去這些年,很多人每年從遙遠的外地帶著打工掙來的大把鈔票回家,年後又和新的打工者一起出發。”“但是今年,很多人年前回家的時候並沒指望年後再回去。”美國得克薩斯地方媒體“thebatt.com”還以風水大師的分析來説明,牛年對中國來説將是坎坷之年,而英國《泰晤士報》則乾脆稱“牛年不會給中國人帶來繁榮”。

  當然,西方媒體也注意到,或者更確切地説是驚訝于中國人在牛年春節所表現出的樂觀。英國路透社以“中國人希望牛年牛氣沖天”為題報道説,中國人週一慶祝了農曆新年,希望牛年比災難頻繁的2008年運氣更好些。《華爾街日報》在報道中寫道,在北京西站候車準備回家過年的農民工心態樂觀,雖然他們估計下個月回來後新工作要難找得多。河南的一位農民工説,“我肯定能找到事情做”。

  美聯社報道説,儘管新一年的經濟預期不太令人樂觀,不過北京的商家稱煙花的銷量與去年相比增加了28%,週日這天大約銷售了23萬枚煙花。在香港,成千上萬的人們在週日暫時忘記了經濟危機的擔憂,紛紛涌向維多利亞公園觀看新年晚會。加拿大《卡爾加裏先驅報》試圖從中文中“牛”的含義去尋找中國人樂觀的理由。文章稱,在中國人看來,牛象徵著以勤勞和堅韌獲得財富與成功。在面臨經濟困難的情況下,這是個受人歡迎的象徵。利奧胡週日説:“經濟今年會好起來的,一切都將變得越來越好。”“在中國,牛是勤勞的動物,所以我覺得如果我更加努力的工作,我就會收穫更多。”

  其實西方媒體以複雜心態看待中國牛年春節,或者説看不懂中國人在金融危機下仍以樂觀心態過春節並不奇怪。中國人民大學的金燦榮教授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曾説,歷史上中國經歷過比現在更大的困難、更嚴重的危機,中國人也從來沒有不好好過春節,認為經濟狀況不大好就會影響中國人過春節,那肯定是失真的。中國社科院專家陶然對環球時報記者説,西方人認識到“牛”有著勤勞、堅韌等意義是他們進一步了解中國的表現,但他們不明白的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足以在中國民間孕育出應對任何挑戰和困難的智慧、勇氣和信心。陶然説,西方媒體看到了工廠倒閉、農民工回流,但卻沒有注意到中國地方政府早已動員起來,從資金和制度上為回鄉農民工創造就業機會。更為重要的是,它們不可能想像得到中國民間智慧的力量。

 

  進入新聞中心>>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