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反“獨”促統

報道百姓關心的大事小情 讓寫出的東西真能打動人心

2016年01月13日 15:15: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原標題:報道百姓關心的大事小情 讓寫出的東西真能打動人心——天津日報“走轉改”推進新聞業務改進創新調查

  2011年8月15日,《天津日報》出現了一個嶄新的欄目--“黨報記者在基層一線特寫”。開欄稿件《小飯桌解決大問題》,寥寥數百字,關注社區養老的社會現象,引發讀者共鳴。隨後,這個欄目時常報道百姓關心的大事小情,報道內容均為記者親歷親聞。

  此後,《天津日報》及報社所屬《每日新報》《城市快報》等報刊全面開設“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專欄。從社長、總編輯到部門主任、一線編輯記者,全員建立聯絡點,全程貫徹“走轉改”精神。

  2011年9月的一天,天津日報社記者汪偉淩晨5點就搭上環衛局的垃圾直運車,趕往位於天津市區以南的生活廢棄物填埋場。這是在“走轉改”活動中,記者落實策劃選題——“我家的垃圾去哪兒了”,反映特殊行業勞動者的工作狀態,向社會展示鮮為人知的生活垃圾處理第一線。

  回憶基層採訪過程,汪偉至今仍感慨不已,“工作人員將我們請進會議室,沏上茶水,介紹情況……面對這種例行安排,我們堅持要到生産一線採訪。在換上工作服走進填埋場後,塵土夾雜著異味撲面而來。但當看到工人師傅們賣力地工作,我們連揣在口袋裏的口罩也不好意思拿出來……”

  《我家的垃圾去哪兒了——走進生活廢棄物填埋場》稿件發出後,社會反響強烈,讀者對垃圾山上揮灑汗水的勞動者滿懷敬意,垃圾填埋場的工作人員更是感動不已,他們説,天津日報社記者是首批全程親歷填埋場工作的黨報記者,也是首次進入填埋場“核心區”採訪的記者。

  截至目前,《天津日報》《每日新報》《城市快報》三張報紙,共開設“走轉改”專欄十余個,發稿約600篇,陸續刊登了一大批來自一線、反映民生的鮮活新聞。全體記者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深入群眾,推出了一批清風撲面、感人至深的新聞報道,産生了廣泛而熱烈的社會影響。

  天津日報社的“走轉改”專欄突出新聞性,淡化工作味報道;以專欄為窗口,但不拘泥于專欄,激勵記者到一線采寫主題深刻、鮮活生動的新聞作品。與“走轉改”活動緊密結合後,青年編輯記者小分隊,已從原來單純的入職培訓,轉變為青年編輯記者踴躍報名的“尖刀班”,大家紛紛走訪基層,出好稿,更為可喜的是,一批年輕記者通過“走轉改”活動,逐漸完善著自身的新聞價值取向,牢固樹立起正確的新聞觀。

  年輕記者張雯婧説:“在不斷地與基層群眾交流的過程中,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文風,寫出的東西老百姓願不願意看?是否真能打動人心?”

  在養老院蹲點採訪時,老人們坐在門口小板凳上“複雜”的眼神,企盼的目光,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來後她撰寫了《養老院裏的“天使”》一文,文中寫道:養老院裏的天使不僅僅是不辭辛苦的護理員,更需要可以與老人心靈溝通的愛心人士和家人。

  鮮活的文風不僅體現在一線特寫,也體現在重大主題報道上。天津日新月異的經濟社會變革,為天津日報社記者的“走轉改”活動提供了新聞富礦。在天津有史以來最大的文化中心設施建設過程中,天津日報文化專副刊中心不滿足於拿通稿、整消息,而是深入工程指揮部、文廣局以及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大劇院等地,與一線負責人和工作人員面對面交流採訪,為讀者呈現了一個全面、立體、生動的文化中心。

  隨著“走轉改”活動的深入開展,天津日報社的新聞宣傳工作也呈現出新的氣象:作品題材從單一現場向所有新聞類型轉變;新聞體裁從特寫見聞向深度調查轉變;寫作文風從單純描寫向思考社會現象、解決實際問題轉變。這些看得見的轉變背後,是全體記者不斷深化對“走轉改”重要意義的認識過程。

  《每日新報》針對食品安全的社會熱點,策劃了“食品安全大家看”系列報道,帶讀者走進主食廚房,親見食品生産過程;《城市快報》推出了“走近小人物”專欄,聚焦奮戰在惡劣天氣下的環衛工人。炎炎烈日下,記者高立紅深入他們的工作和生活現場,向讀者傳遞平凡的快樂和簡單的幸福。

  高立紅説:“新聞工作者走進基層,直面問題,一邊真切感受人民的心跳,一邊通過多個角度分析民生問題的答案。只有走入最廣大的人群,才有更廣闊的視野,才有更深刻的認識,才有更澎湃的感情,才有更自覺的行動,才能擔負起新聞工作者的歷史使命。”(記者徐岳)

[責任編輯:李學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