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氣不該成為肺氣霧霾主題公益海報
人民日報問:
什麼時候才能呼吸到潔凈空氣?
“到底是哪些原因導致這麼嚴重的霧霾?”“這幾年治霾究竟有多大成效?”“什麼時候能一直呼吸潔凈的空氣?”……當“跨年霧霾”等空氣重污染過程頻繁時,不少人發出疑問。連日來,記者專訪了多位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分析。
1.哪些原因導致這麼重的霧霾?
賀克斌(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1990年以前,北京也有類似擴散條件不利的天氣,但並沒有發生重污染。經過這些年的快速發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燃煤、機動車等排放的污染物翻了四五番。隨著污染物排放量上升,成霾的氣象門檻逐年降低。氣象條件稍微差一點,就發生霧霾,再差一點,就發生重霧霾污染。
目前,全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均在近兩千萬噸,而且污染物主要集中排放在東部、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
張小曳(國家大氣污染專項項目“我國大氣重污染累積與天氣氣候雙向反饋機制研究”首席科學家):主因還是污染排放大,不利氣象條件也是重要的配合因素。
2.全球氣候變暖對霧霾的形成有影響嗎?
周兵(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專家):隨著全球變暖,大氣邊界層穩定度、冬季小風日數、大氣環境容量等方面發生變化,對霾的形成有一定影響。剛剛過去的2016年12月,是我國1951年以來最暖的12月,全國平均氣溫比多年平均情況偏高2.6℃,北京偏高1.6℃左右。這是極其極端的狀況。這麼暖的溫度為大霧霾過程提供了重要背景,冬季氣溫偏高,對霾有推波助瀾的作用。
張小曳: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徵的氣候變化會使大氣層結更加穩定,這是國際上已形成的共識。前不久,歐洲一些地方也遭遇了空氣污染現象。
3.哪些自然條件有利於霧霾的消散?
張恒德(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副主任):風速的增大、風向的轉變、濕度的減小、有效的降水、逆溫層結的破壞、大氣垂直擴散能力加強等因素,均有可能對霾起到清除作用。
4.空氣重污染期間,治理霧霾的重點是什麼?
賀克斌:按照實際減排力度大小排列,一次顆粒物、二氧化硫減得多些,氮氧化物次之,揮發性有機物減得少些。氮氧化物的主要來源包括燃煤(燃煤電廠、工業鍋爐、散煤)、機動車等。氮氧化物既是硝酸鹽的前體物,也是形成硫酸鹽的氧化劑。在冬季應對PM2.5重污染時,在多種污染物協同減排的基礎上,把氮氧化物排放降得更低一點,可能效果更明顯。目前,電廠已經做到超低排放,進一步的減排空間已經很小了。下一步要加大力度治理工業鍋爐、散煤、機動車等。
5.什麼時候才能一直呼吸到潔凈的空氣?
常紀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經過治理,目前京津冀地區PM2.5年均濃度有所下降,但PM2.5前體物的濃度仍然是發達國家的10倍左右。總的來看,今後10年,中國的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體上處於跨越峰值並進入下降通道的轉折期,到“十三五”末期和“十四五”初中期,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的拐點可能全面到來。霧霾是幾十年的發展積累形成的,不是一年兩年可以根治的,必須要有中長期的防治戰略和科學措施。據人民日報客戶端
新華社問:
從“衛星看不到的城市”到“蘭州藍”,蘭州治霾不靠風靠什麼?
據新華社蘭州1月5日電近日,有關蘭州有效治理霧霾的文章在朋友圈廣泛傳播:蘭州曾是霧霾深重的“黑蘭州”,是衛星上看不到的城市,經過短短三五年治理,穩定退出全國十大空氣重污染城市,迎來“蘭州藍”,在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上榮獲今日變革進步獎。一些網友追問:蘭州行,其他地方為什麼不行?蘭州人也曾寄希望於“等風來”,責怪蘭州“多山缺風”,于1998年削平蘭州東大門300多米高的大青山,然而,空氣並沒有如願流通起來,因為山外還是山。那麼,蘭州治污靠的是什麼辦法?
很多蘭州幹部説,所謂“蘭州辦法”其實就是“不靠大風靠作風”的態度,靠較真、碰硬的落實。
1.依法治污“硬”減排,敢處罰央企范坪電廠是蘭州三大熱電聯産企業,曾是製造“黑蘭州”的一大主力。2013年以來,廠裏每天都有8名幹部24小時駐廠監督。他們不僅管企業有沒有偷排超排,還要管企業用的什麼煤、消耗多少煤、消耗完排放是多少。
范坪電廠在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籌集2億多元用於環保技改,實現超低排放,遠低於“史上最嚴”的國家標準。
中國石油蘭州石化公司等大型央企幾次被依法處罰,並被環保部門責令向市民致歉。
2.不等大風抓作風,環保局局長被免
蘭州治污,一支“説了算,定了幹,馬上辦”的“青年近衛軍”發揮了督陣、督導、督查的作用,這就是市委市政府的督查室。僅僅圍繞環保,督查室就設立5個工作組向各區派駐60多名督查,其主要職責是在轄區內明察暗訪,千方百計發現、反映和督促解決問題。蘭州市環保局原局長和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原支隊長等55名幹部因治污不力,被就地免職或被調整工作崗位。
3.“砸鍋賣鐵”補短板,“換血式”煤改氣
2015年,蘭州市本級財政收入僅185億余元。在環保補貼能力十分有限的情況下,針對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蘭州實施“凡煤必改、應改盡改”的“換血式”煤改氣治理工程,全市1286台鍋爐完成“換血式”煤改氣。107家大中型企業啟動“出城入園”,搬離城區,遷到遠郊工業園區。去年11月,蘭州在全國率先啟動大氣防治橙色預警,在機動車單雙號限行的同時,每天平均投入400萬元,實行公交免費,持續了37天。
4.劃出網格下“圍棋”,瞭望員用望遠鏡查看爐子冒煙
2012年以來,蘭州在領導層建立“一把手抓、抓一把手”的大環保機制,把市區劃成1482個網格,大到企業非法排污、揚塵,小到一台爐子,像下圍棋一樣一個格子一個格子地精準治污。
幾年前,蘭州還有15萬餘臺小煤爐,每天生火、冒煙的排污量竟與蘭州供暖企業不相上下。余國琳是蘭州城關區東崗西路街道辦的治污瞭望員。幾乎每天中午,她都要爬上轄區一棟高樓樓頂,站在“瞭望臺”上用望遠鏡瞭望有沒有放煙花、爐子冒煙的現象。
東崗西路街道辦黨工委書記金哲説,瞭望員一旦發現異常,就拿對講機通知“地面”。“地面”人員勸説、阻止燃放煙花,或送上用打火機一點就著、點著不冒煙的煤。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