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太科技集團一院運載火箭系列總設計師 龍樂豪院士:
應該説那一夜挺難煎熬的,工作就是數據、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一夜間急白了頭,多少有點文學的誇張,説那個時候就更加加深了頭髮雪白的轉變,這倒是真的。
這樣煎熬的夜晚,研製團隊經歷了一個多月,最終,發射失利的原因水落實出。問題,出在一個焊點上。
航太科技集團一院運載火箭系列總設計師 龍樂豪 院士:
一個製造的工藝品質大概有缺陷。兩個不同的金屬焊在一塊,直徑多少呢?只有我們頭髮的幾十分之一,起飛之前三秒鐘就已經有脫開的跡象,1802火箭一點火、一振動,很快這個導線,這個結點就開了。
慘烈的事故,帶給整個航太事業嚴重的衝擊,讓中國的對外商業發射業務跌入谷底,也讓火箭的研製人員重新認識了航太工程的複雜性和嚴密性。
航太科技集團一院運載火箭系列總設計師 龍樂豪 院士:
失敗,就是差一點的成功,成功就是差一點的失敗,這根導線如果它再延長1500秒再壞,也就是25分鐘左右,這一次發射是絕對的非常漂亮的、圓滿的成功,很遺憾的是它就差這麼1500秒左右。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