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懷寧血鉛中毒事件被國內外媒體廣泛關注。血鉛檢測“初篩檢測”與“確診檢測”。結果為何迥異?重污染企業為何緊鄰居民區?不符合環保標準又為何能長期“試生産”?帶著這些疑問,《法治週末》記者進行了實地調查
“媽媽,你幫我給老師打個電話,告訴他把這幾天發的卷子和練習題郵寄過來,我落下的功課太多了!”聽著10歲兒子飛揚的叮囑,母親的心揪緊了。“我的孩子很努力,是個好學生。聽到他鉛中毒含量這麼高,我都蒙了,不知道以後怎麼辦”。
1月8日上午,《法治週末》記者來到安徽省省立兒童醫院,值班人員告訴記者,住院部7層為懷寧血鉛中毒兒童治療專區。記者來到這裡,立刻被患兒家長圍住。
從2010年12月23日至2011年1月5日,沸沸颺颺的“懷寧血鉛事件”中,已有307名兒童到省立兒童醫院進行了血鉛檢查。檢測結果,有228名兒童血鉛含量超標,其中23名已住進省立兒童醫院。
兩家機構檢測結果迥異
1月5日,安徽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給安徽省衛生廳的《關於懷寧縣兒童血樣實驗室檢測結果的彙報》顯示,23個孩子的血鉛結果正常。
對此,圍住《法治週末》記者的家長們表示“不相信”。他們拿出之前省立兒童醫院的檢測結果作對比。
根據國際兒童血鉛診斷標準,每升0至99微克為正常血鉛標準,而100微克至200微克每升為鉛中毒。
《法治週末》記者看到,10歲患兒黃飛揚去年12月31日省立兒童醫院檢測血鉛的結果為“387.6微克每升”,1月5日疾控中心檢測結果為“<50.0微克每升”。
疾控中心這次血鉛檢驗中,血鉛含量最高的孩子黃袁艷的檢測結果為73.2微克每升,之前在省立兒童醫院的檢測結果為392.7微克每升。
“省立兒童醫院和省疾控中心到底誰在撒謊?”家長們非常困惑。
家長們告訴《法治週末》記者,當時他們問省立兒童醫院,兩次檢驗結果差異為什麼這麼大,“他們開始説醫院沒有檢測設備,只有疾控中心才有,疾控中心的檢測更準確”。
而到了1月7日,安徽省衛生廳的説法是,省立兒童醫院和省疾控中心的檢測都符合衛生部相關規範要求,結果差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二者的方法、標準不一樣。省立兒童醫院採用鎢舟原子吸收法,標本為末梢血,是一種初篩檢測;省疾控中心採用的是血中鉛石墨爐原子吸收法,標本是靜脈血,是一種確診檢測。
言外之意,造成結果迥異的原因是一為“初篩檢測”,另為“確診檢測”。
採訪過程中,省立兒童醫院主任醫師華山對《法治週末》記者表示,對於兩次檢測結果差異較大的原因與檢測時間不同也有很大關係。醫院初次檢測是在去年12月20日到31日,而疾控中心檢測是在1月5日(取血後送往疾控中心)。“我們之前處理過一起血鉛中毒事件,當時我們與省疾控中心一塊做的,採取同樣的標本,當時結果是一致的。而且這兩種檢測方法都是經過國家衛生部門認可的”。
目前,官方稱23名患兒血鉛指標已“恢復正常”。對此,患兒家長説:“從開始到現在根本就沒用過藥。孩子入院之後做了一系列檢測,每個孩子抽了3至4次血。”“沒吃藥就能好了,這簡直是天方夜譚!”“不用藥可以,但應該有個專家給一個詳細解析,治療的過程、治療的副作用。”
對於家長們的質疑,華山表示,血鉛超標的對象一旦離開所處的環境,其血鉛可能在短期內適度下降。這些孩子年齡非常小,代謝旺盛,所以排鉛速度較快。而且,這些孩子的血鉛超標普遍處在中度偏低的範圍,所以在5天至7天之內降到正常是可能的。
“我們沒有進行藥物治療,但我們對患兒家長進行了指導,讓他們在飲食、飲水方面進行了一些干預措施,比如適當喝牛奶等,起到排除體內鉛毒的效果”。
黃飛揚的母親感到很無奈:“我現在真的不知道誰説的是真話。我寧願相信我的孩子是健康的,可是如果這是個謊言,他以後怎麼辦。”
多數患兒被拒絕收治
家長們告訴《法治週末》記者,“我們那裏,超標但沒達到250微克每升的孩子很多,醫院都不收”。
根據國際兒童血鉛診斷標準,每升0至99微克為正常血鉛標準,而100微克至200微克每升為鉛中毒。“主治醫生告訴我們,250微克每升以上屬於中度中毒”。
也就是説,鉛含量在每升100微克到250微克之間屬於“輕度中毒”的鉛超標患兒被拒之門外了。“人太多了,如果100多微克的也來,醫院就住不下了,249微克的都不讓住院。”家長們説。
《法治週末》記者得知,1月4日,家長丁春男因為還在哺乳期,懷疑是自己鉛中毒後,通過母乳傳給孩子,所以也做了檢測,結果為每升210.40微克。她的兒子只有7個月大,血鉛含量已經達到每升247微克,但因為在每升250微克以下,醫院拒絕收治。
丁春男的丈夫曹開明告訴《法治週末》記者:“這孩子臉色發黃,經常感冒,而且反應遲鈍。”提到孩子,曹開明眼圈發紅。
鄰居家12個月大的小男孩正在旁邊玩耍,孩子的父親告訴《法治週末》記者:“他總是肚子疼,這麼小的孩子脾氣暴躁,總摔東西,後來我們才知道是鉛中毒的症狀!”
家長黃建設告訴《法治週末》記者,他和妻子都在石家莊打工,得知鉛中毒的事情,感覺像晴天霹靂一樣,立刻趕了回來。
他的大孩子今年上初三,準備中考。“上半年就感覺孩子不對勁,老師先發現孩子上課打瞌睡,學習成績直線下降。他們班裏的同學就查出3個每升250微克以上的。”對於250微克每升以下不予收治的做法,黃建設感到不滿。他説,很多血鉛超標但在250微克每升以下的孩子還在上學。
環保局參與引進污染廠
1月5日上午,懷寧縣就高河鎮新山社區兒童集體血鉛超標事件通報稱,初步認定,安慶博瑞電源有限公司未通過環保“三同時”驗收,超時違規試生産,是造成此次血鉛超標事件的主要原因。
目前該公司已被強制斷電停産。
資料顯示:“懷寧縣環保局于2007年4月會晤有關金融單位聯合赴浙江招商談成此項目。預算總投資3000萬元,現已到位投資2000萬元。懷寧縣環保局作為招商引資單位之一。”項目于2008年12月2日建成並經過縣環保局同意進行試生産,至今未通過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
其中2008年12月形成年産100萬套極板能力,剩餘年産200萬套極板生産設施于2010年11月建成。
懷寧縣環保局環境監測大隊大隊長劉豐説,去年9月就曾發文要求該廠停産整改。安慶博瑞電源有限公司總經理黃亮表示,懷寧縣環保局一個多月前又向該公司下發了停産整頓通知,公司已停工一個多月。
但附近居民説,博瑞公司一直在偷偷生産,“我們發現它煙囪冒煙,燈光也是亮著的”。
《法治週末》記者來到博瑞公司,廠大門緊閉。廠區門口顯眼的位置有一塊牌子,是“安慶博瑞電源有限公司效果圖”,上面寫著,挂點領導:縣政府常務副縣長程輝;服務責任人:縣招商局局長高紹文。
博瑞公司工人曹開明告訴《法治週末》記者,出了血鉛中毒事件後,公司停産,工人都被解散了。他已經在公司工作5個月左右的時間。“十幾道程式,每個程式都會有污染。”他説,平時在工作車間,地面的鉛粉塵可以達到1釐米厚,呼吸的空氣也十分渾濁,鉛粉塵“肉眼就可以看得很清楚”,而公司的工人就是在沒有什麼有效防護的條件下作業。“我可以肯定地説,至少有百分之六七十以上的工人鉛中毒!”
《法治週末》記者拿到的安慶市政府文件顯示,2010年8月,省環保廳在檢查中發現該企業存在環境違法行為,要求安慶市環保局責令企業停産整改。但該企業在未向安慶市環保局申請的情況下擅自恢復生産。該文件同時指出,“懷寧縣環保部門把關不嚴,對企業長期違法試生産未採取有效措施,監管不到位、執法不嚴”。
目前,懷寧縣環保局局長趙一平已經被停職。
管委會改變土地用途
安慶市政府方面表示,懷寧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擅自改變土地用途,于2007年12月將安慶博瑞電源有限公司北邊衛生防護距離(500米)內開發規劃確定的工業用地,變更為居住用地,安置160戶、525人。
此前安徽省懷寧縣環保局副局長吳延聖説,“鉛酸蓄電池(企業),衛生防護距離應該是500米”。
實際上,出現血鉛超標兒童很多都來自新山社區,這個社區與安慶博瑞電源有限公司之間只有一條馬路之隔,工廠生産車間與居住區衛生防護距離最多只有100米。
居民們告訴《法治週末》記者,平時他們是不敢開窗戶的,因為“一打開全是灰,早上排放的時候都像下霧的一樣。廠裏面兩個大煙囪,含鉛的粉塵就飄下來。”他們説,就是在屋裏,窗臺上也常常有一層厚厚的灰,後來才知道是含鉛的有毒物。
2011年1月5日、6日,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制定了安慶博瑞電源有限公司所在地周邊1公里範圍內鉛污染水準監測方案,布設了眾多監測點,並採集土壤、地表水樣品,同時對安慶博瑞電源有限公司廠區內也進行了土壤採樣監測。目前樣品正在監測分析中。
新山居民們對《法治週末》記者説:“不只是孩子,我們大人可能中毒更深,誰來解決。誰來告訴我們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