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堵方案公開徵求意見。計程車司機作為道路資源最多使用者之一,親歷著城市道路狀況的變遷,感受擁堵給他們帶來的困擾,對道路擁堵的根源和解決之道有著直接的話語權。
五環路內集中七成小汽車
隨著北京擁堵問題不斷凸顯,每天在路上堵幾十分鐘已經成為計程車司機的家常便飯。
據北京市交通局統計: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已由2005年年底的258萬輛增加到目前的470多萬輛,今年1至11月,北京市已凈增機動車近70萬輛;七成以上小客車集中在五環路內,核心區小客車出行比例達34.8%,是紐約、東京等國際化大城市核心區的兩倍多。
北京470萬機動車中,公車佔70萬輛。計程車司機關師傅説,“一個政府部門有那麼多幹部,很多幹部都要配車,要佔用多少道路資源?”
不少計程車司機認為,除了車多外,行人、司機素質不高也是路況越來越差的重要原因。
“昨天我拉著客人經過大望橋,要拐彎時,一個開著白色寶馬的姑娘忽然斜插過來違規拐彎,我們的車別在一起。”高師傅説起這事一臉不高興。
正説著,高師傅猛然急剎車,前方幾個行人正在闖紅燈過馬路。高師傅説,現在一些行人素質不高,過路口根本不看紅燈,直接硬闖。往往一輛車為了避開一個闖紅燈的行人,堵住了後面三四輛車。
不合理的城市規劃加劇擁堵
宋師傅從1994年開始做計程車司機,16年來,親歷了城市擴建的過程。他認為,目前北京擁堵很重要的原因是道路規劃設計不合理。
宋師傅指著三元橋附近的三座立交橋説:“這三座橋離得太近了,兩座橋合用一個出入口,而且附近就是三元橋公共汽車站,四五股車流都,集到一個地方,每天早晚高峰都會堵幾十分鐘。”宋師傅認為,現在北京的立交橋除了四元橋、玉蜓橋、天寧寺橋可以較好疏導車輛外,其他都是簡單地上下分層,不能起到分流車輛的作用,立交橋和環路的交叉口反而成了“堵點”。
宋師傅説,這幾年來,道路總是在翻修,每次時間都不短,嚴重妨礙了交通正常運作。而且建築物都緊貼著街邊建造,沒有留下停車區域,不利於未來發展。不合理的還有公交車站點設計,公交車體積大,數量多,但是公交車站太小,早晚高峰多輛車擠在一起,誰也動不了,往往造成小範圍堵塞。
關師傅認為,紅綠燈太多,沒走多遠就是一個紅燈,車開不動,一堵就是一排。
郝師傅發現,現在車多了,但沒有足夠的停車位,馬路兩邊放滿了車輛,原來的四行道變成了雙行道。停車位佔用了自行車道、人行道。“晚上回家,發現小區到處擠滿了車,不小心就會刮碰上別的車。”而且現在交通陷入了一種困境:越堵車,越買車,越沒地停車。
減少機動車出行是根本
正在徵求意見的北京市治堵方案提出了6方面的對策:疏解中心城區功能和人口;加快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力度;改善自行車步行交通系統和駐車換乘條件;進一步加強機動車管理;提高交通管理和運輸服務水準。
計程車司機們認為,這些解決方案可以對解決道路擁堵起一定作用,但是無論是多修路、增加停車位,還是發展公共交通都是輔助措施,解決擁堵還要從減少機動車出行。
關師傅認為一方面要控制公車出行,另一方面要發展,出租、地鐵、校車等公共交通,各方面協調一致,共同減少城市擁堵。
宋師傅認為,公交車行程越短越不易堵,可以適當縮短公交車車程。公交車站可以設計成U字形,方便車輛進出。
被訪的計程車司機們普遍認為,應提高公民遵紀守法意識,行人要遵守交通規則。人流車流暢通了,道路才能暢通。
對於方案中提出的“建成1000個站點、5萬輛以上規模的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高師傅認為可行性不大,一方面有些人好面子,寧願堵車坐著也不願意順暢騎車。郝師傅説,除非建立完善的自行車租借迴圈流動系統,否則使用自行車後沒處歸還,也會限制公眾使用。另外,公眾素質偏低,可能對租借的自行車不愛惜,加速損毀,這也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而對於“調整停車收費標準,重點擁堵路段或區域交通擁堵收費”這一措施,也有不少司機反對。宋師傅認為這是“劫富不濟貧”,價格因素只對中低收入階層有用,高收入階層不會在乎那點錢,要開車還是會開車。價格杠桿對交通問題不會從根本上起作用,反而是變相掏百姓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