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扭轉長期以來單純以學生學業考試成績和學校升學率評價中小學教育品質的傾向,中國教育部18日宣佈將推進中小學教育品質綜合評價改革,用一套新的“綠色評價”代替原先的“唯分數論”。
此次改革的總體目標是基本建立體現素質教育要求、以學生發展為核心、科學多元的中小學教育品質評價制度。評價內容和指標包括學生品德發展水準、學業發展水準、身心發展水準、興趣特長養成、學業負擔狀況等5個方面20個關鍵性指標。
其中品德發展水準包括行為習慣、公民素養、人格品質、理想信念4個指標;學業發展水準包括知識技能、學科思想方法、實踐能力、創新意識4個指標;身心發展水準包括身體形態機能、健康生活方式、審美修養、人際溝通、情緒行為調控5個指標;興趣特長養成包括好奇心求知欲、愛好特長、潛能發展等3個指標;學業負擔包括學習時間、課業品質、課業難度、學習壓力4個指標。
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司長鄭富芝表示,目前的評價指標框架只是邁出了第一步,解決了有無問題,仍存在許多不足。如有些指標在國家課程標準和相關政策中有明確的量化要求,像體質健康、作業時間、睡眠時間等,但有的只是原則性要求,還缺乏相應具體標準,像學生品德發展、興趣特長等。此外,有的指標如理想信念、好奇心求知欲、潛能開發等非常重要,但如何有效測量,還需開發和完善相應工具。
鄭富芝説,就像現在衡量經濟發展強調“綠色GDP”一樣,著眼孩子的長遠發展,評價教育品質也應強調“綠色評價”。推進素質教育,評價改革固然重要,還需協同推進深化課程改革、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等。教育部將加快建立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制度,更加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和興趣特長的考查,使評價和考試招生的要求相一致。(記者 馬海燕)
[ 責任編輯:王怡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