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凡(加拿大 博士)
“熊孩子”是北方方言。是指惹人討厭的孩子,也有表示對調皮孩子的愛稱。
春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期間,有的孩子不懂禮貌和規矩,或直接向大人索要紅包,或當面拆利是讓主人難堪,或搶吃別人家好吃的糖果,或亂搞別人的電腦、遊戲機,或摔壞別人的珍貴擺設……給家長和主人家增添了許多麻煩,所以被視為“熊孩子”。
對於越來越有主見,被視為“小皇帝”的孩子們,我們應該怎樣教育?特別是在春節這樣喜慶的日子裏,很多家長顧及氣氛和面子,都不願意批評孩子,這樣一來,孩子更是變本加厲。
對於這種種情況,我們究竟應該怎麼辦?
我家孩子愛過年
我家的孩子最喜歡過年,因為可以走親探友,和別的孩子一起玩。不過和別的家庭不一樣,我們大人除了帶上賀年手信外,還要求同行的孩子們分別準備一些節目遊戲。過年,就是要把歡樂帶給別人。一到目的地,孩子們就會給主人家唱歌跳舞,有時還會邀請主人家一起參與表演、玩遊戲。完了,主人家都會拿出豐盛的食品招待他們。雖然每一次出發前,我和太太都會給孩子們打“預防針”:不準主動討利是紅包、不要亂碰新奇的擺設物、不能隨便走進人家房間、有什麼問題先要徵得大人的許可……但畢竟是在一個陌生的環境,孩子的好奇心自然會流露出來。節目表演完,肚子吃飽了,和大家熟絡了,他們也坐不住了,東瞧西望,看到新奇的東西,就會問這問那。這個時候,我和太太就會小聲提醒孩子我們之前講過的“約法三章”,如果最後我們沒有辦法控制孩子們亂走亂動的場面,就只好提前告辭。還好,可能是我們平常注意了對孩子的管教,我們三個孩子還不至於成為“熊孩子”。
當然,和孩子去別人家拜年時也發生過一次意外事件。那一次我們去給一個老人家拜年,她家有不少古靈精怪的裝飾物,其中有一組從西安買回來的編鐘敲打工藝品很特別。看見我家小兒子好奇地打量那東西,老人家好心地把編鐘從櫃子裏拿了出來,輕輕敲打給孩子看,清脆悅耳的節奏馬上吸引了孩子們。徵得大人的同意,我家老大老二兩個閨女小心翼翼地試敲了幾個音符,小兒子等不耐煩,搶過編鐘的小錘,使勁敲了起來。由於用力過猛,小錘子斷了。這一下子孩子們都被嚇壞了,雖然老人家好言安撫我們,但回到家裏我們還是開了一次家庭會議,並從小兒子利是錢裏扣起一部分,設法買回一個編鍾小錘送還給老人家。
以後每年我們帶著孩子們出門拜年前,都會善意提及這次意外,孩子們也因此格外小心。
孩子是需要我們管教的,無論是平時還是節日。尤其是在節日輕鬆氣氛下,我們的管教更不要掉以輕心,不能出現雙重標準。
我常常對孩子説,管教就給你們畫定界線,人在界線裏才會有安全感。就比如走在馬路上,如果沒有人行斑馬線,沒有紅綠燈,誰的心裏都不會踏實。界線制定後犯錯當然是要受處罰的,這是避免我們重犯,直到我們真的清楚底線在那裏。
俗語説“自家孩子自家養”。但如果別的孩子來我家不守規矩,我也會老實不客氣地指出來,套用一句廣告詞就是“我的地盤我做主”。有一次,小姨的兒子來我家玩,四處亂串,他媽媽都制止不了,我一把抓住他,狠狠地教訓了他一頓。他媽媽也支援我,因她心裏明白,我是疼愛孩子的人。事後,我同他爸爸解釋,管教孩子要及時,就事論事才會有效果。當然,他們狠不下心來我只好出手,因為在我家裏。我要讓孩子知道底線是什麼,我替家長開了罰單,大人可能覺得沒有面子。但試想一下,如果沒有規矩,沒有看管,孩子天不怕地不怕,不是更可怕嗎?
[ 責任編輯:芮益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