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週知,準確嚴謹是教材的生命。但近年來,教材出錯的新聞屢見報端,比如:人教版高中歷史教科書中的張作霖照片並非張本人,屈原、祖衝之的衣襟被指穿反,戰國時期的孫臏坐上輪椅,荀子坐凳子讀紙質書,韓愈的生卒年被搞錯、只活了15年……教材之誤,也不禁讓人擔憂其能否勝任傳知啟智、教化育人的重擔。
根據我國出版物品質管理的有關規定,包括教材在內的圖書必須經過“三校一讀”才能付印,經過了如此嚴格的流程,教科書還是留下了這麼多“遺憾”,有讀者甚至調侃“無錯不成書”。把關者出版社為何對疏漏“熟視無睹”,反而讓讀者和媒體成了“質檢員”?
目前,隨著教材出版發行體制改革的深化,以往由一家出版社壟斷全國中小學教材市場的局面已被打破,教材的多元化趨勢,讓各地同類教材之間出現了競爭。競爭的法則從來都是汰劣留良,漏洞百齣的教材,顯然是不可能站穩市場、贏得讀者的。
市場之手縱然會遴選出經得起考驗的教材和出版社,但是目前教材出版所呈現的“重利輕質”的苗頭,仍要警惕。
出版社應認識到,教材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的載體,更是培育科學精神的平臺。所有不符合科學精神的東西,都不應出現在教材裏。
就拿插圖來説,在照相術發明以前,古人的畫像除少數帝王之外很少有流傳下來的,誰能知道李白、杜甫究竟長什麼樣呢?既然如此,就應該在教材配圖上註明圖片來源——是今人合理想像,還是確有歷史依據,都應一一説明,做到“無一字無來源,無一句無根據”。只有這樣,當學子們捧讀著一本本編校精細的教材時才會受到科學精神的熏染,培養起嚴謹求實的態度。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