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唐樹備:“汪辜會談”開創兩岸協商新時代

2013年05月16日 0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重在見面 巧設議題

  記者:當時為什麼選擇在新加坡呢?

  唐樹備:這不是我們建議的,是李登輝主張的,李登輝選在新加坡應該説有兩個考慮:第一個就是他們一開始不願意到大陸來,因為第一次交手嘛!第二個李登輝搞“汪辜會談”的目的是希望在國際上凸顯臺灣和大陸不是一碼事,是兩個對等政治實體,他希望達到這麼一個目的,所以他要在新加坡這麼一個國際城市來舉行。出於鬥爭策略考慮,最重要的是見面,第一次見面在外國可以先退讓一步,我們主張以後就不能在外國了,所以在“汪辜會談”的共同協議裏面就規定在外國舉行是特殊的例外,第三地像香港、澳門是可以的。

  記者:當時會談的議題是怎麼確定下來的呢?

  唐樹備:當時我們主動提出來,我們要談經濟,當時臺灣方面也表示同意談經濟,但限于對臺商的保護。我把邱進益先生請到北京來了,當時商定“汪辜會談”的性質是民間性的、經濟性的、事務性的、功能性的。事務性、功能性這個提法是臺灣提的,經濟性是我們提的,民間性是大家都同意的,最後達成協定,就是“汪辜會談”的性質是民間性、經濟性、事務性、功能性,照顧了兩方面的要求,都把它囊括進去,但突出經濟性。

  記者:當時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要突出經濟性呢?

  唐樹備:當時因為大陸改革開放嘛!我們需要經濟上對外開放,我們希望引進境外的資金、包括臺灣的資金來促進大陸的經濟發展。另外引進一些境外的技術和管理經驗,這是從我們的角度來看的。另外從大的方向來看,從兩岸關係來看,首先要從經濟上入手,因為在經濟上有往來了,人員就往來了,人員要是往來了,大家的感情就融合了,所以經濟是一個抓手,通過經濟帶動人員往來,促進兩岸老百姓互相的理解,增進共識。

  記者:當時從經濟入手也比較容易達成共識是吧?

  唐樹備:應當説臺灣也有這個要求,因為當時美國人要求台幣升值,所以臺灣的出口碰到困難,因為它的工資成本比較高,大陸工資成本比較低,所以臺灣的企業包括會談以前已經偷偷到大陸來了,所以臺灣民間的企業也贊成搞經濟的主張。

  記者:經濟上有互補性。

  唐樹備:對,大家都有這個需要。當時兩岸的交流剛開始,第一個就是因為老兵到大陸來探親,有些老兵就開始拿著一些資金到大陸來投資,第二個在這種情況下兩岸的交流是屬於單向的,因為臺灣只開放了老兵到大陸來探親,別的都沒有開放,大陸的人也去不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當時兩岸“汪辜會談”的主要任務,一個就是要推動兩岸的經濟合作交流,第二是要促進雙向的交流,這是當時“汪辜會談”要解決的兩個問題。這兩個問題就是1990年中共中央召開全國第一次對臺工作會議確定的方針,當時確定的方針就是要擴大兩岸的經濟交流,要實現雙向的交流,“汪辜會談”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舉行的。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