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耐心資本”潤科創沃土——天津創投激活産業“一池春水”

2025-07-22 23:00: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眼下,天津費曼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天津大學教授胡適及其團隊正忙碌著籌備建立電合成可持續航空燃料示範工廠,這意味著公司利用風光綠電,通過電解二氧化碳合成航空燃料即將進入規模化生産階段。

  費曼動力創立於2021年,最初生産二氧化碳電解過程中所需的關鍵催化劑。從關鍵原材料起步,不斷向産業鏈下游延伸,到實現二氧化碳電解器的全鏈條開發,再到去年底第一桶綠色可持續航空燃油在實驗室面世,費曼動力的發展歷程離不開創業投資的扶持,天創資本就是其中之一。

  天創資本管理合夥人高梅説:“2022年首次接觸費曼動力,我們就堅定看好其科研能力和發展前景,先後進行了兩輪股權投資。”

  “天創資本的風險投資給了我們發展的底氣,更重要的是,為我們提供了長期發展戰略上的支援。”胡適介紹,在公司發展關鍵階段,天創資本建議公司用好現有資源優勢,抓住航空産業減排機遇,佈局終端設備,爭取儘快産油。雙方一拍即合,加快可持續航空燃料的全鏈路佈局。

  圖為費曼動力研發製造的150千瓦大型二氧化碳電解器。(受訪者供圖)

  如今,費曼動力已完成5輪融資,並與航司、機場、飛機製造商、石化企業等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投資方的各類産業資源,進一步推動了公司研發的産業化落地。”胡適説。

  科技創新不確定性大,有了創投加持,“科創新苗”才能更快長成“參天大樹”。高梅説,天創資本成立以來,已累計投資天津科技型中小企業約60家,其中10余家企業成功在A股發行上市或取得重大上市進展。

  作為天津科創高地,天開高教科創園強烈的創新磁場吸引著各類創投基金。近兩年來,天開高教科創園已累計註冊3800多家企業,設立40余只基金,帶動企業獲得投融資近27億元。

  “45天,我們的實驗中心實現了從零開始到建設完畢。”天津迪比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劉剛直言,“比開始設想的要快得多。”這家尚處於研發階段的科創企業,是天開高教科創園良好創投生態的直接受益者。

  這是天開科創專板啟動暨首批企業掛牌儀式現場(2024年11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為加大對初創企業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支援,在天津“科技—産業—金融”新迴圈長效機制下,天津市銀行業協會和天津市基金業協會連續2年發佈“天津市銀行業重點合作投資機構參考清單”,鼓勵銀行以清單為抓手,主動對接各類創投資源,積極探索“貸款+外部直投”等業務。

  天津金融監管局副局長馬英介紹,截至6月末,天津銀行等9家在津銀行基於清單開展了投融資撮合、投聯貸産品研發等拓展創新。2024年以來,在津銀行通過投貸聯動模式累計發放貸款27億元,惠及154家科創企業。

  “以基金投資為紐帶,創新要素與産業資源融合更高效、科創企業與資本市場對接更緊密,有力推動了天津重點産業鏈強鏈補鏈延鏈。”天津證監局副局長胡經生説,天津目前備案私募基金管理人319家,備案私募基金産品近2000隻,管理資産規模近5700億元。

  為進一步完善創投基金“募投管退”全鏈條生態,近日,天津出臺支援創業投資高品質發展若干措施,進一步激發創業投資活力,促進創業投資高品質發展。比如,在募集端,天津將市、區兩級財政合計出資比例上限由原來的50%提高至80%。“這一政策在同領域內有很強的突破性。”天津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陳建江説。

  “天津將通過政策紅利吸引優質資本匯聚,用制度創新激活創投活力,讓創業投資在這裡育新機、結碩果,推動科技與資本的‘雙向奔赴’,為區域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動能。”胡經生説。(記者李亭、郭方達)

[責任編輯: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