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近鏡頭習近平的文化足跡|“讓這座美麗的古城煥發新的光彩”

2025-07-22 15:05: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彩雲之南,雪山之麓,始建於宋末元初的麗江古城宛如一顆明珠鑲嵌在雲嶺大地上,在歷史的長河中璀璨溢彩。

  2025年3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麗江古城,沿著石板路察看古城風貌。

  流水潺潺,一步一景。

  “麗江以旅遊聞名,這裡的文化、風光、民俗都非常吸引人,還有這裡的建築、小橋流水的環境,大家來了之後,都會有好的體驗。”考察中,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當地“處理好保護和發展的關係,讓這座美麗的古城煥發新的光彩”。

  “習近平總書記不時同商家店主和遊客親切交流,詳細詢問相關情況。總書記對文化遺産保護利用、文旅融合發展深切關注,有著深刻思考,提出了明確要求。”當地負責同志説,我們牢記總書記囑託,把文化遺産系統性保護、改善人居和旅遊環境、豐富歷史文化名城內涵等緊密結合,正加快推進麗江古城保護管理規劃修編,努力提升古城品牌價值。

  一座土司府,半部民族史。古城木府門口,一座名為“情誼”的雕塑,定格徐霞客與木氏土司結下的深情厚誼。

  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木府察看主要建築,並參觀了納西族東巴文化研究成果展示。

  木府中,有“天雨流芳”的勸學古訓、“誠心報國”的忠義故事,還有用“活著的象形文字”東巴文書寫的古籍……

  習近平總書記叮囑大家:“要保護利用好木府這樣的重要文化地標,保護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各族群眾自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

  今年5月,“遇見木府”夜遊項目正式運營。項目將木府古建築群與納西文化融合,讓遊客以徐霞客的視角做客木府,在沉浸式、互動式光影場景中開啟一場震撼人心的文化體驗和歷史探索之旅,深受歡迎。

  “總書記的殷殷囑託激勵我們進一步挖掘木府的豐厚歷史文化底蘊,向更多人講好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精彩故事。”麗江古城博物院(木府)副院長李文曉説,木府將“忠義”牌坊、七律《兩關使節》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鮮活素材融入講解詞,不斷激發市民和遊客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懷。

  習近平總書記對東巴文化的關心關懷,讓麗江市東巴文化研究院研究員和虹深有感觸。“總書記非常關注納西族語言的傳承使用情況,在東巴古籍前駐足,仔細察看。從交流中,我感到總書記對東巴文字很熟悉,對少數民族文化高度重視。這激勵著我們進一步做好東巴古籍文獻的整理和翻譯工作。”和虹説。

  和虹介紹,致力於促進少數民族古籍搶救性保護、科學化管理和民族古籍保護專業人才培養,5月17日,納西東巴古籍保護研究服務中心正式成立。“我們將發揮好這一中心的作用,讓東巴文化在保護和傳承中綻放更加絢爛的光彩。”

  中華大地上,一座座古城、一條條古街,承載著豐厚的歷史記憶,凝結著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粹。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在考察中強調民族文化保護和傳承的重要性。在他心中,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中華文化是主幹,各民族文化是枝葉,根深幹壯才能枝繁葉茂。

  從恢復特色民居、名人故居歷史原貌,讓越來越多老院落“活”起來;到發展文化遺産遊、舉辦民俗節慶活動,讓古韻新風交相輝映;再到舉辦民謠、文學、動漫等多類主題活動,讓文化遺産在活化利用中生機勃發……今天的麗江古城,歷史與現代交融,古樸與時尚交織,正煥發新的光彩。

[責任編輯:匡偉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