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幕光影,映照動人景象(推進文化自信自強)
核心閱讀
近日,第三十五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各大獎項揭曉,共評選出最佳故事片、最佳外語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20個獎項。從此次的頒獎結果來看,新主流電影蓬勃發展,溫暖現實主義影片獲得廣泛認可,青年電影人逐漸成為主力軍,這些新亮點和新態勢共同構成中國電影的動人景象。
近日,2022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落下帷幕,第三十五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各大獎項逐一揭曉。本屆金雞獎共收到于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15日取得公映許可證的影片168部,其中47部影片獲得提名。這些影片,既獲得了觀眾的喜愛,也受到了專家評委的認可。從這些作品中,我們可以一窺中國電影一個時期以來的創作發展態勢和未來一段時間的創作趨勢。本屆金雞獎評委之一、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尹鴻表示,從此次的頒獎結果來看,新主流電影和現實題材影片交相輝映,構成了中國電影的動人景象。
新主流電影蓬勃發展
在金雞獎頒獎典禮上,《長津湖》獲得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我和我的父輩》獲得評委會特別獎,《狙擊手》獲得最佳攝影獎、最佳錄音獎。這3部影片讓新主流電影成為本屆金雞獎最大的亮點之一。
其中,《長津湖》無疑最為引人注目,該片獲得了8項提名,在2021年以57.75億元的市場表現躋身中國電影票房榜首位,引發廣泛熱議,讓愛國主義熱潮高漲。《我和我的父輩》呈現了4個不同時期的故事,在時間上完成了“傳承”,也呼應了主題上的“傳承”——父輩給予我們影響,我們也在實現父輩的願景。《狙擊手》則以冷峻、寫實的風格展現了抗美援朝戰場上狙擊手不為人知的故事。
尹鴻認為,新主流電影是將主旋律電影與成熟的商業類型片和高水準的電影製作技術結合而成的電影新類型。近年來,這類影片中的大多數日益成為電影市場上的頭部作品,並培養出相對穩定的觀眾群體。
從2009年上映的《建國大業》,到近年來的《紅海行動》《中國機長》《中國醫生》,以及今年國慶檔的《萬里歸途》等電影作品,都體現著這類影片的不斷創新和自我突圍。
隨著國力的逐漸增強,這類影片的表達方式很好地契合了主流觀眾群體的觀影期待和審美趣味,因而愈發在電影市場上蔚然成風。
但與此同時,新主流電影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如何避免讓觀眾産生審美疲勞?新主流影片如何在現有基礎上實現內容上的進一步創新升級?這類影片如何才能更好地講好中國故事?這都是電影創作者面臨的新課題、新考驗。
“溫暖現實主義”持續發力
近年來不斷發展的現實題材影片成為本屆金雞電影節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人生大事》獲最佳導演處女作獎、主演朱一龍獲最佳男主角獎,《媽媽!》中女兒的扮演者奚美娟獲最佳女主角獎,《愛情神話》編劇邵藝輝獲最佳編劇獎、剪輯師黃瓊逸獲最佳剪輯獎,《奇跡 笨小孩》中飾演汪春梅的齊溪獲最佳女配角獎,《漫長的告白》獲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獎、辛柏青獲得最佳男配角獎……
這一系列獎項的公佈,將一大批優秀的現實題材影片推到觀眾眼前。
《人生大事》以殯葬行業為背景,帶領觀眾通過一個不同尋常的視角觀察人生百態。影片上映後,隨即在觀眾中取得了良好口碑,有數據顯示,該片是同時期最受觀眾期待的電影第一名。《奇跡 笨小孩》講述了一個遭遇困境的年輕人在深圳打拼的故事。在這個故事裏,人們可以看到中國人奮力向前奔跑的姿態,也可以看到新時代蘊含的無限可能。該片導演文牧野説,在這個國家充滿活力、人民堅韌不拔的時代,隨時隨處都可能有奇跡發生。《愛情神話》則以幽默風趣的形式演繹了一場愛情小品,故事結構小巧精緻,體現出創作者的巧思,也呈現出頗具風情的地域色彩,成為電影市場上的一匹黑馬。
從這些影片中可以觀察到,近一個時期以來,受到觀眾喜愛的現實題材影片著重關注普通人的生活與夢想,呈現出溫暖積極向上的底色。業內人士將這類影片的風格稱為“溫暖現實主義”。
“溫暖現實主義讓現實題材影片的創作立意和水準躍升了一個臺階。”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索亞斌説。
業內人士認為,近一個時期以來的溫暖現實主義影片開始於2013年上映的《中國合夥人》,在2018年上映的《我不是藥神》之後,這類作品的創作漸成氣候。從《少年的你》《送你一朵小紅花》,到《我的姐姐》《人生大事》《奇跡 笨小孩》,此類影片都取得了較高的票房,找到了與觀眾的喜怒哀樂相通的路徑。
“這也説明隨著中國社會的快速發展,大家對公平、正義、溫暖、善良、信義等價值內涵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溫暖現實主義的作品很好地滿足了人們的這種心理需求,滿足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索亞斌説。
青年電影人漸成創作主力
本屆金雞電影節上,青年電影人的表現尤為值得關注。從《人生大事》《狙擊手》《獨行月球》《1950他們正年輕》《再見土撥鼠》的導演,到《愛情神話》的編劇、導演,都是青年電影人的優秀代表。又一批新生力量,撐起了中國電影的半壁江山,讓人們看到中國電影令人期待的前景和未來。
《愛情神話》的編劇、導演邵藝輝在獲獎感言中説,要感謝這個時代給青年電影人創造的機會。她鼓勵更多的青年電影人積極投身電影事業,共同為中國電影的發展貢獻自己綿薄之力。
事實上,一個時期以來,青年電影人一直推動著中國電影的創新和發展。幾年前,《流浪地球》的導演郭帆、《無名之輩》的導演饒曉志、《滾蛋吧!腫瘤君》的導演韓延等,還是人們眼中的新晉電影人,轉眼間,他們已經成為一大批優秀國産電影的監製。一方面,他們繼續著自己的創作,另一方面,他們也逐漸成為最新成長起來的一批青年電影創作者的導師。
中國電影行業新人輩出,源自新時代人們的嶄新生活和精神風貌為年輕創作者提供的源源不斷的創作機遇和靈感來源。
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不斷擴容,市場對反映新時代、新生活的新內容、新影片産生了大量需求。創造力旺盛的青年電影人思維活躍、觀察入微,對新時代人們的生活和情感有著敏銳的捕捉能力和創新的表達能力。他們的作品中流露的情感內核往往與主流觀眾的審美趣味和情感需求産生強大的共鳴。從一定程度上説,青年電影人不但是中國電影的創新力量,也推動著中國電影的不斷進步。
尹鴻表示,參與金雞獎評選的專家評委在將票房作為參考的同時,更看重電影創作的完成度,更加注重影片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統一。這意味著獲得金雞獎各項榮譽的影片和創作者,既要經得住市場的考驗,更要經得起專業的檢驗。由此看來,本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呈現出的幾大特點,代表著中國電影一段時間以來的發展成果,也預示著中國電影下一階段的發展前景。在這些新成就、新現象、新突破面前,我們有理由對中國電影的發展滿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