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萬億銀發經濟市場,我們準備好了嗎?

2022-11-15 08:35: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近期,第五屆進博會虹橋論壇發佈的一項報告,將銀發經濟成長度作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城市能力的評估指標之一。

  隨著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實施,我國出臺了多項政策措施部署銀發經濟發展規劃。“十四五”時期,國家將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等區域,規劃佈局10個左右高水準的銀發經濟産業園區。

  面對廣闊市場前景,業內專家建議,擴大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精準把握老齡群體消費特點,滿足多樣化消費需求,培育規範消費市場,保障老年人消費權益。

  銀發經濟規模萬億計 市場大有空間

  在第五屆進博會虹橋論壇“全球老齡化機遇共用”分論壇上,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司長歐曉理給出一組數據,2020年,中國銀發經濟總規模約5.4萬億元,佔全球銀發市場比重的5.56%,與中國老年人口占全球老年人口20%以上的比重而言,市場發展大有空間。

  今年9月,國家衛健委老齡司司長王海東在相關主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據測算,預計“十四五”時期,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量將突破3億,佔比超過20%,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2035年左右,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佔比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

  近年來,隨著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我國出臺了多項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發展銀發經濟。

  2020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銀發經濟。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積極培育銀發經濟,加強規劃引導,發展適老産業。同年,國務院提出,大力發展銀發經濟,推動老齡事業與産業、基本公共服務與多樣化服務協調發展。2022年,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産業。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趙忠曾在人民網研究院主辦的相關主題研討會上表示,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對供給和需求市場的産品和服務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新要求,為銀發經濟發展提供潛在契機。從供給側看,通過國家産業調整和升級,生産出更適合老年人的産品,將催生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從需求側看,隨著眾多國家進入老齡化社會,老齡産品不僅在國內有許多需求,在國外也有很大市場空間。

  據媒體報道,今年“雙11”,電商平臺數據顯示,中老年人體檢服務、營養保健品、家用醫療器械等産品銷售均迎來大幅增長。

  新興老齡産業多元化 發展障礙待破除

  與年輕消費群體相比,老齡群體有何不同?

  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佳表示,發展銀發經濟要理解老齡群體的消費特點,認清老齡用品的消費對象。老齡群體更多地為家人消費、關注産品服務品牌和品質、注重産品服務功能性和實用性、受價格因素影響。老齡用品的購買者往往是老齡群體的兒孫輩,而在家庭重大支出上,老齡群體是有決定權的。

  北京大學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研究所副所長金錦萍表示,傳統老齡産業滿足老齡群體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如食品、服飾、醫療保健等。新興老齡産業變得多元化,如老年旅遊、老年娛樂、老年教育,及以數字技術助力新型養老等。

  同時她指出,新型老齡産業存在服務供給不足、數字壁壘等發展障礙。對此,一些企業深有同感。

  北京一家連鎖養老機構的管理人員表示,當前老年服務發展最大的痛點是專業老年服務人員的缺乏,其經營的十幾家養老院都存在用工荒問題。

  一家網際網路企業的研究人員表示,技能不足已經取代收入低下成為數字鴻溝産生的主要因素,為了讓老年群體更好地適應數字時代,一方面要幫助他們提高數字技能,另一方面要研發適用的産品。在他看來,企業出於公益目的研發的適老化産品不足以支撐市場需求。

  一些保險企業已在多地佈局健康養老産業。他們表示,單一的養老産業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依靠集團的財力予以平衡,但他們很期待關聯産業和附加值,希望養老産業的帶動和集群效應能夠得以發揮。

  建立銀發經濟運作機制 保障老年人消費權益

  “對老齡化社會的認知和準備程度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新要素。”李佳建議企業從4個方面行動起來,一是參與,建立自身品牌;二是拓展,用成熟的産品和服務將老齡群體拓展為新用戶;三是研發,推出滿足老齡群體的新産品與服務;四是做好內部準備,發揮老員工優勢,應對老齡化影響。

  人民網研究院相關主題研討會與會專家指出,銀發經濟不是完全競爭性的經濟,需要政府在必要時彌補市場機制的不足,建立有利於發展銀發經濟的運作機制和政策環境,搭建促進銀發經濟發展的平臺。如鼓勵企業進行自主性適老化産品與服務的研發、生産和銷售網路拓展、國內國際品牌打造,政府在稅收、補貼、用地、審批及資訊平臺建設等方面給予支援。

  就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專業人員缺乏、盈利能力不足和産品創新受限等問題,專家建議國家加快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産業結構升級等,為銀發經濟可持續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反映,家裏老人被保健品公司“洗腦”,花光養老金購買保健品,拒絕藥物治療;參加旅遊團被“忽悠”購買大額商品,後被證實是騙局等問題。對此,專家建議有關部門加快建立健全老齡産品品質標準體系,培育規範消費市場,建立老年人無障礙消費機制,保障老年人消費權益。

  老齡群體的支付能力是企業和業內專家共同關注的問題。有企業管理者建議,積極倡導個人儲蓄和商業養老保險制度,為個人養老做好資金儲備;加大對困難群體的養老補助,擴大基本養老覆蓋面,提高基本養老水準;建立多層次的保障體系,讓富裕群體能夠享受不同程度的養老服務。

  在金錦萍看來,企業年金是社會保障非常好的補充,讓老年人退休之後有較充裕的資金消費,建議考慮信託機制來確保企業年金的安全性與增值保值問題。目前商業養老保險並不普及,其本身也要按照人口生存期重新確定相關産品收益。

  2020年,深圳市發佈了關於身心障礙者信託發展的意見。金錦萍認為這一模式同樣適用養老,老年人設立特殊需要信託管理財産,將來用以購買服務。特殊需要信託會極大激發服務需求,促進服務業發展。這需要政府搭建平臺,對服務機構、服務提供者實施準入和退出機制,保護委託人的財産安全。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