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 守護大國糧倉
搜尋涉糧腐敗深層原因 推動形成治理長效
深化專項整治 守護大國糧倉
本報記者 劉廷飛 侯顆 自山東報道
冬日暖陽,山東省德州市第五糧油儲備庫一派繁忙景象,職工們正在為即將到來的玉米收購忙碌著。除了檢查倉房、調試設備、組織驗收、公開質價資訊外,為保證數萬噸市級儲備糧得到良好保護,這裡的糧倉每年都會嚴格按照儲糧化學藥劑安全管理規範進行熏蒸殺蟲。一番作業過後,糧堆中的各種害蟲與蟲卵將被有效殺死。
糧倉之外,一場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的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正系統清除“碩鼠”“蛀蟲”,守護著大國糧倉。
涉糧腐敗暴露的監管責任缺失、內部運作機制不健全等深層原因需引起重視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糧食購銷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關鍵環節。“靠糧吃糧”等腐敗問題,嚴重損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危害國家糧食安全。
記者日前在山東省紀委監委及濟寧、臨沂、德州等地紀檢監察機關、涉糧職能部門和企業採訪時,受訪幹部群眾普遍認為,發生涉糧腐敗問題有黨員幹部紀律規矩意識淡漠、私心貪慾作祟等個人因素,但管理體制不完善、監管責任缺失、涉糧企業內部運作機制不健全、基層糧庫管理寬鬆軟等深層原因尤其需要引起重視。
“我們在專項整治中發現,主管監管部門落實責任不到位,監督制約機制存在漏洞,是産生涉糧腐敗問題、造成國有資産流失的重要原因,甚至還會産生監管部門人員違紀違法問題。”山東省紀委監委第二監督檢查室副主任宋軍説。
德州市德城區紀委監委查辦的德州市糧食局德城分局原局長姚蘭、德城糧食收儲中心原主任孟濂案,就屬於政企雙“一把手”相互勾結謀利的典型。分局機關和收儲中心政企不分家、職能定位不清的體制弊端,為二人靠糧吃糧、以權謀私提供了土壤。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糧食企業作為獨立核算經營個體,長期以來未被關注重視,監管部門對企業監管責任落實不到位。尤其糧食購銷領域的專項補助資金較多,有些監管部門只負責撥付到位,對使用情況並不跟蹤監督。有被查處的糧食企業領導幹部在懺悔材料中寫道,“有關部門對企業的監管幾乎是沒有,只有糧食局在年底進行一次審計,也是只注重企業經濟效益。”
一些糧食企業內部管理混亂,在糧食收購、儲存、銷售等環節有較大的人為操作空間,涉糧腐敗問題也往往會比較突出。“尤其是縣鄉兩級的基層糧庫數量大、級別低,‘一把手’話語權重,加之基層糧食監管機構和人員力量薄弱,監管能力和經驗不足,在財務資産管理、選人用人、運營機制等方面存在不少問題,部分企業負責人也容易監守自盜,變成‘糧倉碩鼠’。”宋軍説。
濟寧市泗水縣原地方糧食儲備庫主任王衍民擔任“一把手”十年間,縣糧食儲備庫“三重一大”事項除向縣糧食局原局長彙報外,無一進行集體研究,形成“簽字一支筆、説話一言堂”現象。監督制約制度執行不到位,“一把手”缺乏監管、任性用權,造成基層糧庫腐敗問題易發多發。
同時,從涉糧案件作案特點看,涉案人員涉及糧食企業內部各環節,往往出現團夥作案。記者注意到,專項整治以來,山東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查辦的重大涉糧腐敗案件中,不乏窩案、串案,呈現上下串通、內外勾結等特點。
形成發現問題、嚴明紀法、整改糾偏、深化治理的閉環機制,督促深化改革、建章立制、優化治理
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具有複雜性、反覆性和頑固性,嚴重危害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實施,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標本兼治、綜合施策。
據了解,自開展專項整治以來,山東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受理相關線索1431件,已立案839件899人。“懲是為了更好地治。如果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割了一茬又一茬,專項整治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山東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對這些案件,特別是重大典型案件的深入剖析,梳理涉案人員所在單位政治生態的歷史脈絡和現實狀況,搜尋背後的深層次原因,切實發揮案件查辦治本功能,形成治理長效。
實踐中,山東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健全“發現問題、嚴明紀法、整改糾偏、深化治理”的閉環機制,綜合運用巡視巡察專題報告、紀檢監察建議等方式,督促深化改革、建章立制、優化治理。
全面開展省市縣三級涉糧問題專項巡視巡察、專項審計,各級巡視巡察發現並反饋問題3384件,各級審計發現並反饋問題2005件。對發現的問題進行系統梳理,督促職能部門對糧食儲備安全宏觀調控、糧食安全責任制落實、國有糧食企業管理與發展、糧食購銷各環節監管、財務管理等方面問題進行系統整改。
記者了解到,針對糧食購銷主管監管責任,山東省紀檢監察機關推動省市場監管局、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簽訂糧食流通協同監管協議,確定協同事項和工作機制,形成監管合力。針對相關糧食部門預算編制審核把關不嚴,個別市縣財政部門對部分資金使用方向、用途等情況掌握不全面等問題,督促省財政廳對2019年以來的專項資金管理情況進行檢查,同時指導涉糧資金處室按照職責分工明確許可權範圍、審批程式和相關責任。
山東省各級紀委監委立足職責定位,協調、督促本轄區地方黨委和政府、糧食購銷業務主管監管部門以及國有糧食企業開展“拉網式”自查自糾,全面掌握情況,摸清問題底數。截至目前,山東省各級相關責任主體自查問題2843件、整改完成2576件。
“省紀委監委牽頭先後開展2輪對全省16市及省級各部門單位的全覆蓋監督檢查,通過常態化的監督,推動問題整改更紮實、更到位。”該負責人介紹。
從專項整治到常態長效,推動不斷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效能
德州市紀委監委把以案促改與監督檢查、查辦案件同步啟動,及時總結發案規律,從問題和案件中揭示背後深層次問題,形成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分析及對策建議,督促主管監管部門和國有糧食企業對號整改。針對失職失責、公款私存等問題,督促制定解決辦法30余項。對重大典型案件一案一剖析,針對違紀違法案件暴露出的問題,督促相關部門單位建立地儲糧輪換審批、糧食品質管理、涉糧資金撥付使用、資産管理、財務監督等制度29項。
“在查辦德州市原糧油購銷儲運公司總經理范連祥案件過程中,發現其存在擅自輪換地儲糧套取資金問題,我們及時制發紀檢監察建議,督促有關部門對地儲糧輪換做出詳細規定,建立輪換情況臺賬。”德州市紀委監委第五監督檢查室主任王樹田舉例説。
專項整治對糧食企業完善內控機制、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也提供了有效助力。“比如,針對利用財務漏洞‘靠糧吃糧’,使用個人賬戶進行資金結算,虛報損耗、私售糧食,私存公司利潤等問題,我們健全財務管理辦法和大額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成立結算中心實行資金歸集管控、統籌支付,並啟用新的審批報銷系統,從源頭上杜絕問題發生。”德州軍糧食品産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健説。
針對王衍民案暴露出的基層糧庫“一把手”缺乏監管、任性用權問題,濟寧市紀委監委以案為鑒,要求轄區各級糧食主管監管部門、國有糧食企業切實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加強對領導幹部特別是“一把手”的監督,嚴格落實紀檢監察機關負責人同下級“一把手”談話制度,綜合運用談話提醒、約談函詢等各項舉措,通過開展述責述廉、廉政談話等方式,壓緊壓實黨組織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和班子成員“一崗雙責”。
借助專項整治契機,推動深化改革、解決遺留問題,也是解決涉糧腐敗問題的重要治本之策。臨沂市蘭山區糧食收儲公司與區糧儲中心管理人員一直混崗使用,公司決策、財務工作均由區糧儲中心班子決定,且公司多名職工均未規範簽訂勞動合同,也沒有具備糧食檢驗技術資質的人員。針對一系列改革不徹底、運轉不規範問題,當地紀檢監察機關督促糧食收儲公司建立企業管理制度、規範勞動關係,徹底解決了政企不分、人員混崗使用等問題。
“只要存在腐敗問題産生的土壤和條件,反腐敗鬥爭就一刻不能停。黨的二十大做出堅決打贏反腐敗鬥爭攻堅戰持久戰的重要部署,我們將總結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經驗,深化整治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的腐敗,堅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不斷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效能。”山東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國紀檢監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