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貴州晴隆:以大文化鍛造大品牌 挖掘打造原生態民族文化

2022-05-30 13:5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抗戰重鎮,翠華晴隆,貴州省黔西南州晴隆縣有被譽為抗戰生命線、史迪威公路形象標識的晴隆24道拐,見證了晴隆從抗戰時期到今天的發展歷程,也吸引來了一批又一批的遊客。

  隨著各行各業的發展,晴隆縣展開了“旅遊強縣”的戰略,以“24道拐”這一世界名片為龍頭,先後建成史迪威小鎮、民宿酒店和汽車旅館、美軍加油站和木屋酒店等紅色旅遊景點。同時,挖掘和打造以“阿妹戚托”為代表的民族原生態文化,同步發展鄉村旅遊,以大文化鍛造大品牌,以大品牌帶動大發展,不斷推動旅遊文化化、文化旅遊化、文化旅遊市場化,擴大各景區對遊客的吸引力。

  華燈初上,晴隆縣三寶街道阿妹戚托小鎮燈火通明,搬遷民眾三五成群相約在廣場,點起篝火後,邀請遊玩的遊客手牽著手跳起了阿妹戚托舞,現場熱鬧又歡快,歌聲與火光,點亮了小鎮的夜晚。

  阿妹戚托,是貴州彝族的一種傳統舞蹈,有著“東方踢踏舞”之稱,建設在晴隆縣城不遠處安置三寶鄉搬遷民眾的新家園以此取名為阿妹戚托小鎮。

  站在阿妹戚托小鎮的三寶塔眺望,整個小鎮採用了苗族和彝族的房屋建築風格,並且還將整個寨子依山就勢構造為牛頭寨和虎頭寨兩個部分。一棟棟苗族彝族風情濃郁的亮褐色小樓依山而建,臺階式的建築佈局讓民居錯落有致,基礎設施配套完善,學校和産業園區秩序井然。

  豐富的勞動力,加之愈加便利的交通以及政策的支援,讓當地的産業園區一天比一天火熱,引進的各類企業,也讓許多搬遷民眾在家門口就業,持續增收致富。

  産業園區的製衣廠房內,上百名工人們在各流水線上有序忙碌著。“公司專門從事外貿服飾,對勞動力的需求很大。”貴州古越山水服飾經理嚴周旦介紹,製衣廠是勞動力密集型産業,技術要求不很高,搬遷民眾通過培訓後很快便能正式上崗。

  在老吾老驛站,老年人聚在一起娛樂、學習,享受幸福“夕陽紅”,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

  “這裡很好,大家相處很融洽,活動也豐富,只要得空,我都會來這裡。”77歲的易輝學老人在這裡愛上了對山歌,他笑著説,這麼多年一直沒有慶祝過生日,是老吾老驛站和其他老人給了我一個難忘的驚喜。

  老吾老驛站負責人王勇澤也是搬遷過來的“新市民”,王勇澤介紹,街道目前有2個老吾老驛站,是當地1000多名老人娛樂、學習、交流的場所,老人們在這裡互相陪伴、增進友誼,也學習到許多新知識。

  步入阿妹戚托小鎮,許多房屋的墻上,精心手繪了少數民族特色圖畫,路牌也烙印上了民族特色的標簽,一個個內容豐富的民族文化體驗項目星羅棋佈,社區新市民服務中心設置了衛生健康、教育服務、就業服務、法律服務等服務窗口,為民眾提供及時、全面的“保姆式”服務。

  現在,這裡已是一個集搬遷民眾居住和民族特色旅遊景區為一體的國家4A級旅遊扶貧示範小鎮。搬遷民眾在這裡融入新環境、樂居新家園、成為“新市民”、共用新生活。(完)

[責任編輯:滕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