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老區新貌|大別山革命老區:別樣好光景

2022-05-30 13:56: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巍巍大別山,綿延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區,橫亙于神州大地腹地。這裡迴響著“28年紅旗不倒”的革命壯歌、映照過劉鄧大軍“千里躍進”的歷史雄姿,更見證了老區人民波瀾壯闊的脫貧攻堅決勝之戰。

  如今在新時代革命老區高品質發展的路上,“英雄山”上的人們傳承紅色基因,秉持綠色發展,聚力産業振興,迎來別樣好光景。

  紅色傳承

  走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獨山鎮的紅軍街,路兩旁林立著蘇維埃俱樂部、赤衛軍指揮部、列寧小學等革命遺址。

  在革命戰爭年代,大別山區200多萬人民投身革命,許多人為國捐軀。紅色是老區人民信仰的底色。

  今年已經是余靜在大別山腹地——安徽省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的第7個年頭。當年,她從縣中醫院主動請纓來到該村任駐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從此隻身撲在大山裏。

  余靜見證了山鄉振興過程中一點一滴的變化。“從小就聽著革命故事長大,我們沿著革命前輩的足跡繼續前行。”她説。

  紅色歷史引領人們走向勝利,也是寶貴的精神財富。

  在河南省信陽市新縣,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烈士陵園陳列室裏,12歲的徐柯瑞拿著小本子,認真記錄著紅色故事,“我希望自己能接好接力棒,把革命先烈的故事講給更多的人聽。”在這裡,他已經義務講解了40多場,而像他一樣的“小小講解員”,新縣培養了600多名。

  近年來,安徽、湖北、河南深挖大別山紅色資源,開發紅色旅遊路線和紅色精品課程,讓紅色基因根植每個人的內心深處。

  如今獨山鎮的紅軍街上小吃、民宿、傳統手工藝品等業態雲集,成為遠近聞名的紅色文旅街區。黃麻起義策源地之一的湖北省黃岡市紅安縣紅色旅遊年接待遊客超過800萬人次,位於河南新縣的鄂豫皖蘇區首府舊址等紅色場館和紅色遺址遺跡正成為生動的紅色課堂。

  綠色發展

  大別山主峰白馬尖,此時花開嬌艷,百鳥啼鳴,遠眺可見群山——這裡是美麗中國腹地深處的綠色屏障。

  近年來,鄂豫皖三省不斷加強大別山區域自然保護地建設,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促進生態産品價值實現。

  73歲的新縣香山湖管理區水塝村村民韓啟國目之所及,一片綠野是最珍貴的東西。基於全村的共識,這裡保留下千年紫藤等1000余株古樹名木。該縣對當地古樹名木掛牌保護,公益林全部納入森林保險。

  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石關鄉東衝村的胡汪存一度“望樹興嘆”:他經營一家苗木基地,守著1700多畝公益林不能碰,發展又急需資金。去年,縣裏傳來“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的消息,很快他便拿到當地首筆“生態貸”15萬元。

  眼下,岳西縣正探索建設“兩山銀行”。全縣擁有省級以上公益林138萬餘畝,2021年度公益林補助資金約1905萬元,可質押貸款額2.8億元左右。

  恢復綠、守護綠只是第一步,大別山正從“生態佳”走向“生態+”。

  白馬尖下——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大化坪鎮的高山茶園,由於海拔高、氣溫低,茶葉採摘時間比山腳下要晚一個月。此時,茶園依然忙碌,採摘好的茶葉正通過軌道車源源不斷運下山。如今,大別山裏飄茶香,茶産業成為老區增收致富的主要特色産業。僅在霍山縣,去年茶葉總産量就超過1萬噸,綜合産值26億元,茶農每人平均年收入達5500元。

  翻開大別山全域旅遊地圖,探險漂流、觀鳥攝影、茶園體驗……一村一品的旅遊特色,正吸引遊客紛至遝來。

  産業藍海

  如今的大別山革命老區,因新而興。

  在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種植藍莓的大棚連上了5G,數據不僅傳輸迅速,還能同步到縣裏的物聯網平臺。湖北省黃岡市紅安縣,紅薯被稱為“苕”,如今,它被加工成紅薯生全粉,生産出紅薯條、冰激淩、面點、餅乾等休閒食品,成為高附加值産品。

  位於安徽省金寨縣現代産業園的安徽中環晶研新材料有限公司,比紙還薄的軟磁合金材料正在這裡源源不斷地“走”下産線、“走”出深山,它是電動汽車、智慧電器、手機無線充電等産品的首選材料。

  數據顯示,2021年,安徽大別山革命老區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同比增長32.8%,增幅高於全省4個百分點。

  在河南新縣香山湖畔的林沖村,大別山露營公園二期項目火熱建設中,別苑民宿、露營學院、七個露營活動廣場和劇院等設施正一步步從藍圖變為現實,“鄉村旅遊+研學”新模式將在青山綠水間煥發新活力。

  安徽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郭浩告訴記者,下一步將持續增強革命老區特色産業競爭力、生態環境承載力、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支撐力,努力走出一條新時代振興發展新路。

[責任編輯:滕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