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做新時代楓橋經驗的踐行者

2019-11-29 11:55: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11月28日晚,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命名揭曉儀式在公安部舉行,100個全國各地的基層派出所獲得這一殊榮。

  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也是建設更高水準的平安中國的必然選擇。在不久前召開的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上,“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被明確寫入《決定》。

  從辦戶口到訪民情,從調糾紛到破盜搶,承擔著眾多基層治理職能的公安派出所,正處在各類基層社會各種群體、利益的交匯點上。今年以來,全國各地公安機關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全力推進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不斷推進社會治理創新。

  社會治理,創新在基層,活力在基層。記者在調研中發現,公安派出所處在基層社會治理的前沿,不僅是打造平安中國的重要一環,更能夠成為完善社會治理的有力“抓手”。

  創新社會治理的“金名片”

  人民群眾永遠是公安工作的源頭活水。上世紀60年代初,浙江諸暨楓橋通過發動和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堅持矛盾不上交,實現了“捕人少,治安好”,“楓橋經驗”由此誕生,成為政法戰線上的一張“金名片”。

  前不久,記者剛來到楓橋鎮,就碰上一場別開生面的“警民懇談會”。“四季度以來,為什麼糾紛類警情大幅上升?”楓橋派出所鎮南警務站的民警最近發現警情又有新變化,於是就邀請了當地村組織負責人、學校代表、醫院代表、企業代表等聊一聊、議一議,共同“平安議事”。

  “鄰里糾紛數量最近上漲最快”“群眾對醫保政策不了解,發生醫患糾紛希望派出所多扮演第三方角色調解”“勞資糾紛也要引起關注”……眾人你一言我一語,情況清楚了,辦法也就有了。

  據介紹,楓橋派出所的民警每週要走訪轄區群眾20戶以上,每月向轄區群眾通報轄區治安狀況,每季度組織一次警民懇談會,每年召開一次述職評議大會。通過常態化溝通互動,群眾普遍反映:“現在村民能喊出民警名字的多了,民警能叫出村民名字的也多了。”

  跨越半個多世紀,作為從中國大地上“土生土長”的社會治理經驗,如今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內涵更加豐富:從過去單純的化解矛盾糾紛、維護治安穩定,到今天的“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金名片”有了更高含金量,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治理之路。

  1.4萬流動人口、3萬多常住人口、6000余家商場店舖、年均超過5000萬人次遊客……江蘇蘇州的觀前派出所的轄區裏,治安任務之重也可想而知。

  觀前派出所創建於1949年,與共和國同齡。“70年來,所長換了一任又一任,但之所以能守護好這一方平安,是因為堅持黨的群眾路線,依靠群眾、發動群眾的傳承沒有變。”觀前派出所所長楊傑告訴記者,這裡有在接待群眾的崗位上堅守了34年的民警秦健,有匯聚各方力量的“平安坊講習所”,有矛盾糾紛一站式聯調的“蘇阿姨”調解室……觀前派出所始終將“觀前如家”的濃厚情感揉進社會治理、服務群眾等工作的細枝末節中,用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親情式關懷,使群眾的獲得感與日俱增。如今,在觀前派出所“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的創建中,不斷發展的新時代“楓橋經驗”正在為建設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新格局注入新動能。

  匯聚民智民力的“連心橋”

  2017年6月15日,那天正值諸暨市的中考英語考試。可楓橋鎮中學周圍環繞著兩條交通繁忙的主要道路,為避免考生在考試中被噪音干擾,一支志願者隊伍出動了:在民警的帶領下,40多名志願者于道路周邊維持秩序、勸導車輛繞行。儘管整個過程只持續了短短20分鐘,卻贏得了考生家長點讚,一時在微信朋友圈“刷屏”。

  這支隊伍,後來就成了今天的“紅楓義警”。“紅楓義警”協會會長陳榮周説:“紅楓義警是楓橋派出所的民警‘走’出來的。” 原來,楓橋派出所民警在每天的走街串巷中發現,相當部分店主、群眾都有意做志願活動,只可惜缺少一個適合的平臺。於是一支志願隊伍就這樣建立起來,並於2017年7月正式成立“紅楓義警”協會,在楓橋派出所的引導下,協助民警開展治安巡邏、法制宣傳等輔助性警務活動。

  警力有限,民力無窮。在楓橋鎮,還有許多像這樣的群眾自發組織參與社會治理的平安公益類社會組織。楓橋派出所所長楊葉峰説,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公安派出所要發揮協調、調動各類基層治理資源的優勢,讓“楓橋”成為一座與百姓之間的“連心橋”。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今天,越來越多的派出所在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的過程中,建起了警民之間的“連心橋”。

  在四川成都,黃瓦街派出所轄區內的泡桐樹街,近年成了又一個“網紅地”,但同時聚集而來不少餐飲店和小酒吧,也帶來了濃濃的“煙火氣”,讓樓上居民和樓下商家頻頻“開戰”。為此派出所聯合城管、交警、社區等單位,成立了由商家和居民共同參與治理的“商居聯盟”。現在居民有什麼問題,隨時都可與商家對話協商,解決不了再轉交相關部門處理。“商居聯盟”成立短短兩個多月,泡桐樹街的警情從一天10余起下降至每週最多1起。

  上海虹橋火車站,是全國最大的鐵路綜合交通樞紐之一,年均到發旅客1.8億人次,守護站車平安的壓力可想而知。“平安的事組織群眾參與,公安的事邀請群眾商議,群眾的事依靠群眾解決。”虹橋站派出所所長張雷説,他們與車站、機場、地方公安、24個駐站單位、155家商戶建立31個治保組織,設立“虹橋老娘舅”旅客糾紛調解室和“駐站警務站”、“矛盾調處站”,確保了“危險不上車、問題不出站、矛盾不上交”。

  始終歷久彌新的“平安符”

  今天的社會治理,必須能夠有效回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楓橋經驗”始終歷久彌新的關鍵所在,顯然離不開其為民服務的初心和與時俱進的品格。

  杭州市中心的吳牙社區裏,小區密布、居民集中、單位眾多,除了約20%外來人口,還有不少外籍人士,複雜的管理內容給轄區派出所帶來不小考驗。可就在社區小小10個平方米的警務室裏,長慶派出所民警沈宏創新推出的“沈Sir工作室”,卻發揮出了巨大的影響力。

  東清巷的老房子不少門鎖安全級別低,老人居住其中有不小隱患,於是沈宏就當場演示小偷如何6秒打開舊鎖,最直觀地觸動了老小區居民們,不到半個月,就有69戶換了門鎖;社區有對母女常因瑣事鬧得不可開交,4個月相繼報警30次,甚至鬧到了割腕相逼的地步,沈宏請來了市婦聯的專家,在警務室裏讓彼此卸下防備、相互傾訴,終於彌合了家庭的裂痕;沈宏還有個微信群,社區一有情況就能一呼百應——原來,他發動社區群眾組成社區安全委員會,通過警民聯動機制,讓群眾積極參與社區平安創建等各項事務……

  同事們説,沈宏就是因為與時俱進的社區管理思路、層出不窮的社區管理辦法為大家所熟知。而在他自己看來,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只是始終堅持“人民滿意”這個追求的載體,“守護社區的平安,這既是初心所在,更是使命擔當。”

  隨著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深刻改變著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科技與智慧也成了今天的新“楓”貌。

  小區高空拋物頻現怎麼辦?停車佔了消防通道怎麼辦?為守護小區平安,上海寶山區的顧村派出所想到了“智慧賦能”。其轄區內的綠洲花園就曾是個安防設施破損老化、存在較明顯的安全隱患和漏洞的小區。在顧村派出所的牽頭推動下,綠洲花園小區如今不僅新增了電梯監控、樓道煙感報警裝置、高空拋物感知設備、消防通道停車地磁報警裝置、消防栓壓力報警裝置等一系列智慧安防設備,還為小區獨居老人配備了“家庭八件套”報警裝置。

  有了科技支撐,顧村派出所轄區盜竊零發案小區從2017年的2個增加到了目前的51個,轄區偷盜類警情在去年下降63%的基礎上,再度下降了45%,智慧安防小區更實現了全部零發案。

  新時代“楓橋經驗”是一張解碼中國基層社會治理的“平安符”, 跨越半個多世紀依然生機勃勃。一路走來,始終依靠黨的領導這一最大優勢,始終堅守人民至上這一不變初心,始終弘揚改革創新這一時代精神,始終激活基層基礎這一深厚本源,這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之路,未來一定會越走越寬廣。

  依靠群眾守護平安中國(短評)

  “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被明確寫入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為基層社會治理指明方向。跨越半個多世紀的實踐充分證明,“楓橋經驗”是深入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生動體現,也成為政法戰線長期堅持的有效治理經驗。

  人民群眾永遠是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源頭活水。公安機關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必須把維護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公安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一方面,通過派出所把群眾工作的觸角延伸到千家萬戶,把矛盾化解在基層、把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另一方面,充分集民智、匯民力創新社會治理,充分發揮群眾自治的基礎作用,增強基層社會治理活力。

  大力加強基層基礎建設才能築牢長治久安之基。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必須積極適應人民群眾對公安工作新期待,推動多元化化解矛盾、全時空守護平安、零距離服務群眾,構建起契合公安實戰特點、符合人民群眾需要的現代警務運作機制。

  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新時代“楓橋經驗”是實現基層社會治理良性迴圈的一把“金鑰匙”。在“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的創建中,各地公安機關要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以人民為中心,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基層基礎建設為保障,與時俱進地把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好、發展好,著力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努力建設更高水準的平安中國。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