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經驗,歷久彌新!
交叉路口減速帶破損
有安全隱患
陽春老祠堂前
路邊包裝垃圾亂堆放……
大螢幕上寫著許多
由楓橋人反饋回來的資訊與問題
當收到這些資訊之後
當地要求對問題“即事即辦”
這種利用資訊化
加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模式
也被稱作“網際網路+楓橋經驗”
2013年10月
習近平總書記就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
作出重要指示強調:
50年前
浙江楓橋幹部群眾創造了
“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的“楓橋經驗”
並根據形勢變化不斷賦予其新的內涵
成為全國政法綜治戰線的一面旗幟
白墻灰瓦
錯落有致
是浙江省諸暨市楓橋傳統民居的風格
1963年的一天
時任楓橋鎮楓溪村原黨支部書記
兼治保主任的陳友堂
在原村室門前的小廣場上
發動群眾開展説理教育
雖然“楓橋經驗”
誕生在那個特殊的年代
有著明顯的時代特徵
但是它所蘊含的群眾工作理念
和善治理念已經超越了時代
成為它歷經五十余載
歷久彌新、歷久彌堅的理由
2003年
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
就明確要求
充分珍惜“楓橋經驗”
大力推廣“楓橋經驗”
不斷創新“楓橋經驗”
這為“楓橋經驗”的發展
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舞臺
戶戶皆繡機
遍聞機杼聲
距離楓橋鎮約150公里的浙江省織裏鎮
是中國最大的童裝産業市場
廠多、人多、地方小
治安情況複雜
治理力量捉襟見肘
“楓橋經驗”在這裡創新孵化出一種
由政府部門和社會組織共治共用的
基層治理模式
平安大姐工作室也應運而生
56年來
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
“楓橋經驗”
在全國遍地開花
碩果纍纍
在貴州
建設省、市、縣、鄉、村五級
政務服務“一張網”
在福建石獅
實現了
小事不出船
大事不出港
矛盾不上交的糾紛化解目標
在北京海淀
實現
訴求網上約
困難網上研
矛盾網上調
結案網上聽
效果網上看的
“楓橋經驗”海淀新實踐
如今“楓橋經驗”已衍生出
城鎮社區“楓橋經驗”
海上“楓橋經驗”
網上“楓橋經驗”
覆蓋經濟、政治、文化
社會、生態等不同領域
2019年10月28日
十九屆四中全會在北京召開
研究堅持和完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
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
“楓橋經驗”
作為基層治理的“金字招牌”
也將在新時代越擦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