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波斬浪駛向光明未來(中國經濟縱深談①) ——如何看待經貿摩擦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開欄的話
今年以來,外部經濟環境複雜多變,國內經濟存在下行壓力,面對複雜嚴峻的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保持戰略定力,勇於攻堅克難,堅定不移地推動高品質發展。我國主要宏觀經濟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經濟運作總體平穩、穩中有進。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勢頭如何?國際經貿形勢變化會對中國經濟産生什麼影響?我們能否有效應對外部環境變化?本報從今日起開闢“中國經濟縱深談”欄目,從多方面報道和分析當前中國經濟形勢,見證中國經濟在應對各類風險挑戰中的強大韌性與活力。
即使加徵25%的關稅,“中國智造”的高端醫療設備PET—CT(正電子發射及電腦斷層成像)依然在美國市場受歡迎!
6月初,聯影醫療技術集團研製的這一設備,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埃爾帕索“Southwest X—Ray”醫院安了家。這是中國企業研製的該類産品第一次進入PET—CT的故鄉——美國。
“在經貿摩擦環境下,我們仍堅持自主研發,掌握創新主動權。”聯影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薛敏説,聯影的産品及全生命週期服務價格比國際同類型産品低30%左右,就算被加徵關稅,也依然有市場競爭力。
船行大海,難免遇到各種風浪。“只要我們保持戰略定力,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大氣力解決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中國經濟就一定能加快轉入高品質發展軌道,中國人民就一定能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挑戰,中國就一定能迎來更加光明的發展前景。”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中美經貿摩擦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究竟有多大?中國經濟到底能不能扛得住?帶著這些人們關心的問題,我們走訪了許多企業、專家和居民,深深感受到中國經濟在大風大浪前的穩定態勢和光明前景。
應對挑戰——中國經濟在外部環境趨緊中實現平穩運作
“我們生産的冷藏集裝箱被美方列入加徵關稅清單,外貿訂單會不會迅速減少?”去年這個時候,中美經貿摩擦讓青島中集冷藏箱製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粘君來一度憂心忡忡。一年過去,粘君來的擔心消失了,“集裝箱出口不僅沒減少,産值還創了新高!”
出口、消費和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經貿摩擦襲來,出口首當其衝受影響。關稅是影響出口商品價格的重要因素,一旦被加徵高額關稅,産品的國際競爭力將被削弱,可能導致出口萎縮和企業利潤減少。“加徵10%關稅還可通過相互分攤來抵消,企業基本能承受,如果加徵25%關稅,一些企業可能會陷入虧損。”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昌林説。
經貿摩擦不僅直接影響出口,也會間接對消費和投資産生不利影響。
從消費層面看,經貿摩擦導致一些企業利潤減少、員工收入降低,可能削弱購買力,讓一些人捂緊“錢袋子”。與此同時,中方反制措施可能抬高自美進口商品的價格,一定程度上影響消費潛力釋放。“承擔關稅提升的主體包括出口商、進口商和消費者三方,一般來説,進出口商各承擔一部分關稅後,部分美國商品在國內市場銷售時就會漲價。”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王孝松説。
從投資層面看,經貿摩擦可能導致受損的相關行業生産減少,進而調減或暫停投資。“特別是一些以美國為主要市場的紡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産業,以及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資訊産業的勞動密集型生産環節,可能向東南亞、南亞等地轉移,以避開高關稅壁壘。”王昌林説。
“外面的世界”風高浪急,經貿摩擦的效應在加快傳導。如何抗風浪、迎挑戰,檢驗著中國經濟航船的品質和性能。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運籌帷幄,作出做好“六穩”工作等重大決策部署,我國經濟運作在外部不確定性因素增加的情況下仍然保持穩健。
外貿穩住了——紮實推進口岸提效降費,針對特定企業試行增值稅、消費稅免稅政策,做好進出口企業金融服務……一系列穩外貿“組合拳”為出口企業打開新天地。今年前5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4.1%。
投資增長了——在穩投資政策引導下,我國投資和市場環境持續改善。今年前5個月,全國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5.6%。
經貿摩擦以來,特斯拉來中國建廠、寶馬在中國增資、第一家外資控股證券公司落地……中國吸引外資魅力不減、腳步不停。
“不少美國企業選擇在中國投資設廠,這是投資轉移效應的必然結果”,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梁明説,中國的關稅反制措施會削弱部分美國産品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為避免給自身發展帶來不利影響,美國部分企業乾脆繞過關稅壁壘,直接在中國設廠,以最大限度爭取中國消費者。
消費強勁了——提升消費能力、推動消費升級措施接連推出,讓居民“能消費”“願消費”“敢消費”。今年前5個月,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1%,其中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7.8%。
“三駕馬車”拉動中國經濟平穩前行。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6.4%,與去年四季度持平,好于預期,實現良好開局。“中國經濟運作保持在合理區間,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態勢。”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喆説。
影響可控——經貿摩擦影響會在經濟動態調整中大大減弱
貿易保護主義是“增長之敵”。儘管中美經貿摩擦的規模和強度史上罕見,但對於擁有龐大體量、強大動力、巨大潛力的中國經濟來説,這種影響總體上依然是有限的。
從宏觀層面看,經貿摩擦對中國經濟影響總體可控,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措施能有效對衝不利影響。
經貿摩擦以來,不少專家和研究機構通過模擬現實經濟運作狀態,估算出經貿摩擦對中國經濟增長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高淩雲測算,美國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25%關稅,將導致我國GDP增速下降0.3個百分點,如對剩餘約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25%關稅,將導致我國GDP增速下降0.52個百分點。
中國農業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貿易政策模擬實驗室的模擬結果顯示,美國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25%關稅,且中國對原産于美國的600億美元商品進行反制,中國的GDP增速將下降0.622個百分點;如果美國再對另外約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25%關稅,且中國對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進行反制,中國GDP增速將下降1.008個百分點。
然而,看待經貿摩擦影響,僅僅靜態地計算數值遠遠不夠,還要看到經濟發展具有動態調節能力。這其中既有市場自發的調節功能,也有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在中國,政府有很強的宏觀調控能力,有充足的調控政策和工具。因此長期看,經貿摩擦的影響會在經濟動態調整中大大減弱。
比如,去年10月1日開始的個稅改革,減輕了中低收入群體的負擔,激發了居民消費潛力。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近期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這項改革最終可擴大消費支出7176億元,以2017年的GDP計算,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0.87個百分點。由此可見,僅個稅改革一項措施,就能在相當程度上抵消專家們估算的經貿摩擦帶來的GDP增速下降。
個稅改革還不是我國減稅降費措施中力度最大的一項。今年的個稅減稅規模也就是幾千億元,而4月1日開始的深化增值稅改革,全年減負將超過1萬億元,將對穩定經濟增長髮揮更為顯著的作用。
再如,我國財政赤字率為2.8%,低於3%的國際警戒線,法定存款準備金率處於較高水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都為應對外部風險和不確定性衝擊預留了充足的空間。
從微觀層面看,經貿摩擦對居民生活和企業生産有影響,但整體上不大。
“我家一直吃這種大豆油,5升裝原價79元,現在特價59元。”6月23日,正在北京市朝陽區盒馬鮮生樂成店購物的北京市民黎茉説,“從過年到現在沒感覺豆油價格有多大波動。”
今年以來,我國物價繼續保持總體穩定,1—5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2%。“相對於美方不顧及自損的極限施壓,我們對加徵關稅商品做了精心安排,對600億美元美國清單商品分別加徵25%、20%、10%、5%不等的四級關稅,對那些相對較難替代的商品加徵低稅率,從而減輕對國內的負面影響。”梁明説。
同時,我國還通過擴大從其他國家進口等方式,減輕反制措施對居民生活的影響。以大豆為例,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前4月,中國自美國進口同比下降70.6%,而自巴西進口增長46.8%,自阿根廷進口增長23倍。
對一些企業而言,經貿摩擦雖然可能帶來生産經營困難,但這種影響更多是暫時的、階段性的。採訪中,不少企業家都表示,只要苦練內功、轉型升級,就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
換個視角看,經貿摩擦産生的倒逼機制如果用得好,可能成為推動中國經濟轉型的契機。歷史上,日本就曾借美日貿易戰之機淘汰落後産業,在半導體等領域涌現不少“隱形冠軍”。眼下,經貿摩擦倒逼中國一些中低端出口企業“斷奶”,讓粗放發展模式難以為繼,或將加快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步伐。
“經貿摩擦的壓力倒逼我們加快核心部件自主創新步伐。”上海卡貝尼精密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陶岳雨説,最近公司剛剛攻克了刻蝕機、薄膜機等半導體重大裝備中的先進耐腐蝕耐高溫核心陶瓷部件生産技術,這些以前高度依賴進口的部件,目前已開始廣泛供應國內企業。
此外,加徵關稅是把雙刃劍,傷人亦傷己。“可以説,加徵關稅更多地通過反作用力‘疼’在美國身上。”高淩雲估算,截至6月10日,中國企業平均承擔加徵關稅的三成,美國企業承擔七成左右,相當於中國承擔了7.5%的關稅。而美國經濟學家帕布羅用更精細的模型推演認為,加徵關稅最終將100%傳遞到美國國內。
韌性十足——中國經濟能扛住經貿摩擦衝擊
中國經濟總量已邁上90萬億元臺階,經濟航船噸位之重、吃水之深、航行之穩,早已今非昔比。特別是,中國經濟具有獨特的強勁韌性,完全能夠扛住經貿摩擦的衝擊。
韌性來自強大的國內市場——近14億人口的龐大市場、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的強大購買力,是任何國家都無法比擬的,既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可靠保障和有力引擎,也為世界經濟提供了增長之源、活力之源。
韌性來自巨大的迴旋空間——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區域、城鄉發展存在不小差距,但“短板”也是“跳板”,差距正是潛力所在,各個經濟單元能接續發力、綿延不絕,發展能量便是巨大而持久的。“大國經濟內部平衡性很強,東部産業受衝擊可以往中西部轉移;一個産業受衝擊還有成百上千個其他産業加速發展。”王昌林説。
韌性來自有力的調控調節——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正式開板,進一步暢通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的迴圈機制;7月1日起,多項政府性收費和經營服務性收費將降低……今年以來,宏觀政策更加注重逆週期調節,助力經濟穩健前行。“中國政府有充足的政策工具保障經濟平穩運作。”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資深經濟事務官員梁國勇説。
韌性更來自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億萬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中國和世界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中國人能吃苦能奮鬥,從一窮二白邁向全面小康,都是靠自己雙手奮鬥出來的。”王昌林説。
今天,9億勞動力、1.7億受過高等教育和擁有技能的人才資源,正在迸發出空前強大的活力,成為推動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最雄厚“資本”。
一年多的經貿摩擦,讓中國經濟的抗壓能力得到了全面檢驗。展望未來,經貿摩擦改變不了中國經濟長期穩中向好的勢頭,我們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6月初,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的預測均顯示,雖然經貿摩擦導致經濟增長不確定性升高,但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測值依然在6%以上。
中國經濟從來都是在風浪中成長、在磨礪中壯大的。面對經貿摩擦帶來的挑戰,只要我們以“亂雲飛渡仍從容”的自信、“千磨萬擊還堅勁”的韌性,錨定高品質發展航向不動搖,中國經濟航船必能劈波斬浪,駛向更為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