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脫貧攻堅在涼山】把非遺變成“脫貧生産力”

2018-10-28 13:00:00
來源:央廣網
字號

  央廣網布拖10月27日消息(記者 方永磊)地處大涼山腹地的布拖縣,是彝族阿都文化保留最原始、最完整的地區,有著“中國彝族火把節之鄉”“彝族口弦之鄉”和“彝族朵樂荷之鄉”等美譽。每逢節日,這裡處處可見盛裝的彝家姑娘從頭到腳都是熠熠生輝的銀飾,動則搖曳,靜亦生輝。這種代代傳承的“彝族銀飾”製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後,也漸漸成為布拖銀匠脫貧致富的源泉。

  在布拖縣城有一條著名的銀器街,兩旁佈滿銀飾店舖,錘子擊打銅鏨子發出的“叮叮噹當”聲不絕於耳,銀飾工匠們就在這裡日復一日地用自己的雙手把時光、歲月打制進件件銀器中。

  “自古以來,彝族人就對銀飾情有獨鍾,把銀飾視為潔白可愛、純凈無瑕、質地堅韌的精神品質來追求。所以,在彝族地區對銀飾的市場需求量很大。不久前,布拖縣還入選了全國首批‘非遺+扶貧’重點支援地區名單。文化部門將支援我們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幫助貧困人口學習掌握這些傳統工藝和技能。”據布拖縣文化館館長阿力莫勇扎介紹,目前,這裡開設商鋪的銀匠共68戶,從業人員120多人,年銷售額近3000萬,利潤約400萬元。

  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勒古沙日家的銀飾店的墻上,琳瑯滿目的飾品,讓人看了眼花繚亂。勒古沙日家已經經歷了十五代傳承,在當地有著不小的名氣。為了將這項技藝傳承下去,勒古沙日還熱心的去教授弟子。近年來,他教的徒弟數不清,僅在布拖有嚴格師承關係的徒弟就有30多個,而且還協助他們開了自己的銀飾店。

  “加工銀飾的工具就需要二百多種,熔、鑄、錘、拉、敲、剪、焊、洗、宰、挖、挫、擰、雕、刻等工藝都需要不同的工具。”勒古沙日告訴記者,彝族銀飾的製作技藝做工講究,每件銀器的成形,都要經過鑄煉、吹燒、鍛打、焊接、編結、洗滌、雕鏤、鑲嵌、吊綴等20余道工序。“學習這門手藝全靠師傅口傳心授,每道工序的掌握都需要經過上百次上千次的實踐和感悟方能在製作時得心應手。”

  隨著網際網路在深山裏的普及,人們的審美觀念也隨著時代進步而變化,在傳承中創新成為必然。在銀器街上有一位叫黑日的年輕銀匠,不同於老匠人們,他在外面上過學,在從業過程中,會將自己對美的看法、對生活的理解融入到作品中。“以前的工匠識字的很少,只能按老一輩的做法一代代傳下去,現在我可以在網際網路上查資料、學習新東西,這對我們彝族銀飾的發展有很大幫助。”提到銀飾的創新,黑日信心滿滿,“只有設計出新的樣式、新的圖案、新的組合才能讓這項技藝更好地傳承。”

  “非遺和扶貧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關係,不管是從非遺傳承發揚的角度,還是從扶貧效益的角度,‘非遺+扶貧’都是文化底蘊深厚的貧困地區發展的必然選擇。”中國投資協會藝術品交流中心專家委員會陶宇教授表示,布拖縣的文化底蘊深厚,應該充分發揮彝族服飾、彝族銀飾、彝族漆器等非遺傳統工藝項目的産業優勢,在現有的基礎上推動形成更大的産業和規模,帶動更多的貧困地區群眾就近就業居家就業。除了組織專家團隊,不斷創新傳統工藝,拓展電商渠道銷售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生産工藝品之外,還可以與彝族火把節等傳統節慶活動相結合,與當地文化旅遊相結合,生産更多的傳統工藝産品,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形成扶貧就業、文化旅遊發展和産業發展的多贏格局。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