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
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走向復興的基層故事
光明日報記者 韓業庭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傳承和創新發展,始終從中華民族最深沉、最深厚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優秀傳統文化、從國家戰略資源的高度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從推動中華民族現代化進程的角度創新發展優秀傳統文化。
近年來,廣大文化工作者堅定文化自信,堅守中華民族發展的根與魂,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揚棄繼承、轉化創新中激發優秀傳統文化生命活力,積極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體系。40年改革實踐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傳統文化保護傳承之路,全社會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共識與熱情,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
詩路古驛唱新曲
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詩。位於浙江新昌的天姥山古驛道,是古代文人墨客心中的一座高峰,李白、杜甫、白居易等450多位文人墨客,都曾在那裏遊歷吟誦,留下了一大批燦若星河的詩作。然而,這條“唐詩之路”卻在其後沉寂了千餘年。今年6月,一條迴響著文化遺韻的唐詩之路活化工程在新昌拉開帷幕。
走進唐詩之路沿途的班竹村,立刻被詩風遺韻包圍起來。鵝卵石鋪就的小徑,被踩得锃亮,一頭連著歷史,一頭連著現實,訴説著古唐詩之路的風采。班竹村巧打唐詩文化牌,發展鄉村文化旅遊,高峰時日接待遊客量有六七萬人。“靠發展文化旅遊,現在村民年每人平均分紅有5萬多元。”班竹村黨支部書記章必才説。
沿班竹村前行,翻過天姥山是橫板橋村,這裡是唐詩之路的精華所在。近年來,村小學改建成唐詩驛站(文化禮堂),村民們自發組建鑼鼓隊、管樂隊和舞蹈隊等文藝隊伍,定期開展打太極、唱戲曲等文化活動,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中華傳統文化之所以能夠綿延不絕地繼承下來,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自古就有研究、梳理和總結文化遺産的優良傳統。
非遺成了香餑餑
山東煙臺芝罘區南部新城的1861創意産業園區,從外部看並無特別之處。可走進園區,立刻從都市的鋼筋水泥來到了非遺的世界,制陶、木藝、剪紙、絨繡、雕刻等各種工坊星羅棋佈。
8月29日一早,記者在煙窯陶坊看到,陳志雄帶著徒弟忙著為孩子們的體驗活動做準備。煙窯陶坊不以銷售為目的,這裡更像是一個制陶體驗和技藝培訓場所。畢業于景德鎮陶瓷學院的陳志雄,是煙臺制陶行業的拓荒者。前些年,他曾有種孤獨感,不僅因為陶器在現代社會使用得越來越少,更因為制陶手工藝可能後繼無人。
1861創意産業園區幾年前以優惠條件邀請陳志雄的煙窯陶坊入駐。同時,煙臺當地中小學紛紛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非遺進課堂”等活動。一些學校開設了陶藝課但缺乏師資。陳志雄的煙窯陶坊因此成了香餑餑,開始為學校培養陶藝老師。
木藝體驗在園區也很受歡迎。玖木工房是園區裏一家木藝工作室。工作室內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木藝品,這些木藝品並非為銷售而製作,很多都是學員們體驗活動的作品。學工業美術設計的畢湘龍開設這家工作室,就是為了推廣他心愛的傳統木工手藝。如今工作室的5位老師,常年為學員們做傳統木工手工藝培訓,忙得不亦樂乎。
非物質文化遺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活態呈現的重要內容和主要載體,是連接民族情感的紐帶和維繫國家統一的基礎。推動非遺保護傳承,是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重要途徑。
天山樂享文化大餐
8月16日下午,一場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奏響時代樂章”為主題的文藝演出在新疆阿克蘇市阿依庫勒鎮上演,來自該鎮各村的300多名農民和學生,將秧歌《好日子》、安塞腰鼓《威風鑼鼓》、古典舞蹈《墨 韻》等節目搬上舞臺,為各族群眾送上了一份精彩絕倫、內涵豐富的文化大餐。
這樣的演出,2個多月已經舉辦了14場,所到之處無不受到熱烈歡迎。在阿克蘇地區,這樣的文化活動並不新鮮,群眾在家門口樂享文化大餐的畫面比比皆是。
阿克蘇地區文化體育廣播影視局黨組副書記、紀檢組長李明暉介紹,今年以來,阿克蘇地區持續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基層示範點建設,通過開展一系列形式多樣的國學誦讀、太極、秧歌、戲曲等文化惠民活動,引領基層各族群眾共同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
34歲的果海爾 薩伍提參加了16日的演出。“以前我只會跳維吾爾族的麥西來甫,學了古典舞蹈《墨 韻》後,我發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魅力獨特,我開了眼界、長了見識。”
阿克蘇市委常委、阿依庫勒鎮黨委書記桂美軍表示:“先進文化的引領提供了思想保障,農民群眾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活動中更加堅定地認識到中國共産黨好、祖國大家庭好,一定會牢記黨的恩情,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光明日報》( 2018年08月31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