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馬上就辦 真抓實幹
開欄的話
40年眾志成城,40年砥礪奮進,40年春風化雨,我們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推動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實踐證明,改革開放是一條正確之路、強國之路、富民之路。
本版今起推出專欄,從農村到城市、從沿海到內陸、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深度觀察各地各區域改革發展前沿。這裡有眼光獨到的實干家,有開拓創新的建設者,有砥礪奮進的幹部群眾。通過他們的講述,全方位多角度了解進一步深化改革、對外開放為我們錨定的中國經濟新方位。
今年以來,在福建省城福州,從黨政機關辦公點到對外服務各窗口,包括醫院、派出所、便民場所等,都能看到“馬上就辦 真抓實幹”的醒目標語。就連一些商業銀行、民營企業,也在自家門廳廠房前的數字屏,自發滾動播放這幾個字。有人説,此舉反映了福州人渴求加快步伐、幹事創業的開放心態,是有道理的。
歷史從不等待一切猶豫者、觀望者、懈怠者
福州是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可以實行經濟特區的一些特殊政策和靈活舉措。但前些年,相比其他東南沿海省會城市,福州在經濟發展和城市面貌上存在一定距離,留下一些欠賬。
比如,福州地鐵一號線,從2009年底舉行動工儀式,到去年初全線試運營,歷時之久,以至於幾屆班子上任,老百姓反映較為集中的就是地鐵何時通車。2007年就想落戶市中心的宜家家居,兩次與福州擦肩而過,時隔10年才于去年簽約項目……
這其中確有很多實際情況,福州是文化古城,又是“開門見山”的老城,地下文物、土地收儲、房屋徵遷等有不少困難。敢不敢碰硬,是不是慢作為不作為?生活於此的群眾,有意投資的企業,自有評説。
近年來,中央賦予福州更加清晰的戰略定位。生態文明示範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福州新區、自主創新示範區等,“五區疊加”為這裡迎來難得的發展機會。歷史總是要前進的,歷史從不等待一切猶豫者、觀望者、懈怠者。如何充分利用國家戰略,成為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試驗田?
2014年,福州出臺意見,深入治理效率低、服務差等問題。一市直單位處室分管負責人,在辦理即辦事項時,沒有按規定馬上就辦,拖延近一月;一市直單位在推進項目建設中工作脫節,致使進度嚴重滯後……當年前三季度,17家單位89名不作為慢作為幹部受到效能問責處理。
去年9月中下旬,福州部分涉及高品質發展的主要指標出現走勢放緩苗頭。市裏隨即派出7個督察組發現查處問題。下半年,各項工作提速增效。鼓樓區有序完成紅墻新村及周邊舊屋改造等項目簽約,臺江區大慶河提前1個月交地,為消除黑臭目標提供有力保障……
今年起,福州試行“馬上就辦 真抓實幹”若干規定,劍指幹部慢作為甚至不擔當不作為等問題。面對這道重要考題,快慢之間,福州做出了選擇。
最能感受一個城市節奏的,是外商投資者
對沿海開放地區來説,最能感受一個城市節奏快慢的,是外商投資者。實行對外開放後,中央擴大地方許可權,開始放寬外資項目審批許可權。當時,外商要想開廠辦企業,少説蓋幾十個章,有的甚至要一百多個章。負責審批的各部門也不在一起,各種條件、程式、時限、材料,跑幾趟都辦不下來。
早在上世紀90年代,福州就成立了外商投資管理服務中心,探索投資項目審批“一棟樓”,內外投資項目一起打包,審批、服務、稅外收費等35個單位聯合辦公。如今,這樣的“一棟樓”演變成“一個窗口”,“馬上就辦”進入快車道。福州相繼啟用行政服務中心、市民服務中心,分別為企業、群眾提供全方位服務。前者日均受理3534件,當日辦結率90.87%,後者工作日日均受理8155件,雙休日日均受理4017件,當日辦結率85.69%。時間更多、環節更少、材料更簡,已成為標準化精準化要求。
“在我們這裡,按時完成也是慢。”在服務中心管委會主任張曉容看來,要了解企業的焦慮是什麼。有時候推出某項改革,政策制定者以為改了,但不一定改到企業心裏去。前不久,部分企業反映,某審批事項,服務中心按照省裏規定在法定時限的30%以內辦結,但效率還是不夠高。向相關窗口工作人員提出要求後,一線普遍表示,實際操作中無法再壓縮時間了。
這時候,管委會巡檢制度發揮了作用。各主要負責人定期抽查臺賬,了解流程規範、辦件時間、服務態度等。1個月後,調來該事項服務窗口臺賬,發現辦結時間大多都在法定時限10%以內。“明明可以更快,為什麼還要推脫?”張曉容説,通過一定時間壓力測試,福州在市級層面自行縮短多個審批事項辦理時限。
除了快事快辦,面對新問題,能否做到新事新辦?近年來,新産業新業態迅猛發展,不少企業提出的訴求此前未曾受理過。福州推出服務審批窗口無否決權機制。工作人員對涉及空白領域、模糊地帶的非標準化申請,不能簡單説“不行”。要給辦事人合理解釋引導,並及時上報。該機制建立以來,服務中心收集窗口否決數據超3000條,經分析後,對那些新事項進行規範管理、做到有標準可依。
此外,張曉容表示,目前市級以上層面的審批,一些廳局委辦之間的資訊系統還沒有打通,數據無法共用。本可以在窗口實現網上快速審核,但企業還是要重復提交各種紙質證明材料。建議加快推動電子政務等數字化資訊化建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馬上就辦,辦要辦好與按規矩辦有何不同
開放就活,活了才有生機。但現實中,靈活舉措也遇到了新情況。一些幹部積極聯繫基層,在現場辦公會、接待來訪時,直面企業切身問題,當即協調有關部門限期辦妥。但事後有類似訴求的企業,都到府來找,一些幹部就犯難了。
福州軟體園是福建規模較大的産業園區,很多電腦從業人員都是從外地或海外過來創業投資。一些高技術人才在當地沒什麼“人脈”,子女上學成了煩心事。“前些年,一個企業技術高管實在沒轍,竟然拿著現金直接找園區主要負責人,希望解決就學困難。”管委會主任陳暉回憶。為了更好留住人才,急企業之所急,軟體園與福州市重點小學錢塘小學合作,設立了軟體園教學點,有效解決了就近上學問題。
馬上就辦、真抓實幹,可提高工作效能。但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甚至是無人區,如何做到按規矩辦、辦要辦好?建立健全有效制度和長效機制,方為正途。
當年,選擇開放一批沿海港口城市,是因為這些地方工業比較發達,企業經營管理水準比較高。興辦各類新區、開發區、産業園區等,也就成為更好利用外國資金、知識和市場的重要平臺。
1985年,國家在福州馬尾區設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14年,福建自貿區設立,包括福州等片區。2015年,福州新區成為全國第十四個國家級新區。從早期在開發區內享受産品出口、稅收等優惠政策,到如今探索先放行後改單作業模式、“多規合一”資訊聯通平臺……一系列投資和貿易便利化試點,摸著石頭過河,逐步成為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得到及時推廣。
“一些企業或企業負責人辦事無門,或者遭遇‘玻璃門’‘旋轉門’。我們要有為企業服務的便利化思維、創新思維,但更要有法治思維。”福州自貿片區管委會副主任梁勇認為,一些受歡迎的辦法,或者高效的試點經驗,要積極爭取在法律法規等層面予以明確。
福州新區管委會規劃局局長林鯉晟表示,一段時間以來,為了吸收更多外資加快發展,不少地區在招商引資方面,都喊出打造“政策洼地”的口號。“與改革開放初期不同,現在很多企業並不需要你提供各種各樣的短期政策,而是看是否有可靠的長效機制,要建設優化營商環境的制度創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