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酒大師”沈才洪:要對消費者負責,讓中國白酒文化走出國門
編者按:“中國夢 大國工匠篇”大型主題宣傳活動由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和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開展,中央新聞網站、地方重點新聞網站及主要商業網站共同參與。活動旨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通過採訪報道基層工匠典型,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網全社會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
東方網記者袁猛3月28日報道:瀘州,一座“釀造幸福”的城市。瀘州老窖在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成為四川乃至中國的一張名片。釀酒既是中國傳統工藝,又在不斷的發展創新。作為首屆“中國釀酒大師”的沈才洪認為,釀酒業的“工匠精神”就是要對環境敬畏,對行業敬重,對消費者負責。
一捏酒糟子就知道産酒的品質狀況
從事釀酒行業30年的沈才洪,是首屆“中國釀酒大師”“中國釀酒科技領軍人才”。他可以對不同生産年份、地點、香型的基酒、成品酒進行準確品評與鑒別,精通酒體組合、調味與設計,又被評為首屆“中國首席品酒師”“國家級白酒評委”。沈才洪如今到車間用手一捏酒糟子就知道産酒的品質狀況,並可以了解這家企業的工藝水準。
從一名普通釀酒工,一步步成長為中國釀酒大師、全國知名白酒專家,沈才洪在釀酒行業中沉浸了30年。“在酒廠,沒有十年成不了行業能手,在釀酒崗位上沒有三、五個寒暑的歷練,根本連門都入不了。”沈才洪曾長期在一線基層工作,不斷向老工人和工程師學習,才有了如今的釀酒水準。
沈才洪不斷追求卓越品質,在工藝技術實現重大創新,成功開發出我國知名高端白酒——國窖1573,使之成為中國白酒鑒賞標準級酒品。短短10餘年,國窖1573品牌價值已達到102億元。
對消費者負責,讓中國白酒品質看得見
提及什麼是釀酒業的“工匠精神”時,沈才洪向記者闡述了三點。首先就是對環境敬畏,因為環境對於釀酒品質具有很大的影響,天氣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産酒的品質都會存在差異,另外就是對行業要敬重,要熱愛這個行業,最後是要對消費者負責。
2001年,沈才洪提出“讓中國白酒品質看得見”“將白酒生産的第一車間放到田間地頭”,建立了行業首個“釀酒有機原糧種植基地”。2007年,瀘州老窖10萬畝有機高粱基地通過了“有機轉化産品認證”。
“我們現在對釀酒每個環節都嚴格把控,原糧種植基地建立後,不僅保證了我們釀酒原糧的品質,也給周邊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沈才洪告訴東方網記者:“雖然瀘州現在不斷在發展其他産業,但瀘州老窖依然為推動瀘州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除了傳承釀酒技藝,還要讓中國白酒文化走出去
沈才洪除了是中國釀酒大師,還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瀘州老窖傳統釀製技藝第22代傳承人。為了傳承與堅守民族傳統文化,2003年,沈才洪在行業內率先開始了中國傳統白酒文化的深入挖掘、研究和保護工作,查閱大量文獻,完成了瀘州老窖680年釀酒史志及23代無間斷的師徒傳承譜,對瀘州老窖老作坊群進行了搶救性保護。
2006年,“瀘州老窖酒傳統釀製技藝”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並作為濃香型白酒和川酒的唯一代表,被文化部選中推薦至聯合國。2013年,“國窖1573老窖池群及瀘州老窖16處明清作坊、1615口窖池和3大藏酒洞”全數被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單”。
除此之外,沈才洪還在行業界首開先河創建“國窖1573封藏大典”,弘揚傳統的“拜師學藝”傳承文化,通過導師帶徒將釀酒技藝傳承下去,為國家培養了很多優秀人才。
“傳承並不意味著要保守,而是要不斷創新,通過不斷創新將以往‘口傳心授’的技藝規範化、標準化。”沈才洪現今正致力於將中國白酒文化國際化,讓中國白酒文化走出國門,來影響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