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網路媒體走轉改】愛動腦筋的養羊大戶 一直在“折騰”

2017年02月17日 15:46:04  來源:國際線上
字號:    

  位於彭水縣紹慶街道阿依河社區6組的養殖場 攝影 李世丹

  艾鴻海想成立一個專門針對貧困戶的協會,通過各種正規渠道幫助他們增收。攝影 顏永彬

  國際線上重慶頻道報道(李世丹):走進重慶彭水縣紹慶街道阿依河社區6組的彭水瑞盈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映入眼簾的是一幢幢整齊乾淨的羊舍,現在這裡有近1000隻羊。2016年,養羊大戶艾鴻海通過養殖簡陽大耳羊收入達到了100萬元。今年,他計劃成立一個協會,專門針對貧困戶,通過自己的資源幫助他們找到能夠銷售手工藝、農産品的渠道,帶動貧困戶增收。

  在回家創業之前,艾鴻海一直在四川攀枝花務工,一次偶然在電視上看到彭水是屬於重慶五大功能區板塊中的渝東南生態保護區,艾鴻海説,當時一看到這個新聞就立馬有了回家的念想,他説這個定位非常準確,一定要回家發展生態農業。

  2013年3月3日,艾鴻海帶著自己所有的家當回到家鄉彭水,並在紹慶街道阿依河社區6組開始了養羊之路。

  乾淨整齊有規模的羊舍 攝影 李世丹

  建設:從荒涼到初具規模

  “第一次知道養殖場地理位置的時候,因為地處山頂之上,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周圍住戶也極少,土地因常年沒人耕種,野草已經跟人差不多高,基礎設施建設很差。”艾鴻海説。

  後來,等到艾鴻海將建羊舍、接電纜、找工人等前期工作落實之後,他才發現養殖山羊每天需要很大的用水量,但是養殖場周圍並沒有蓄水池等,水資源就成了養殖場的第一道難題,艾鴻海對此也是輾轉反側、日夜難眠。

  後來,周圍居民告訴艾鴻海,在15公里外的地方有河流,能夠滿足養殖場的用水量,“我一聽説後就立馬買了一輛拉水的車,每天早上開車到15公里外的地方拉水回來供應養殖場的用水需求,並且一天還要跑多次,一直這樣連續了2年時間。”艾鴻海説。

  2015年,當地政府為了扶持生態農業發展,幫助艾鴻海在養殖場周圍建了一個蓄水池,解決了他在産業發展中的重要問題。水有了、電有了,羊舍等也都一一落實了,2年時間裏,艾鴻海的養殖場已初具規模。

  艾鴻海介紹這是一個月大的幼羊,等再長一段時間就可以放到更大的羊舍裏面養了。 攝影 李世丹

  逆流而上 從虧損300多萬到取得95%存活率

  艾鴻海屬於行動派,當初看到新聞後就立馬回家創業,但是辦養殖場是需技術和經驗的,但當時他兩樣都不具備。艾鴻海説,第一年便死了300多只羊,加上其他瑣碎賬目算起來,艾鴻海直接損失300多萬,這讓他感覺到萬念俱灰。“後來,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我就開始學習養殖技術,從有經驗的養殖戶那裏取經,自己也不斷充實,在養殖過程中,便慢慢總結了一套養殖經驗,現在我的羊存活率已達到了95%。”艾鴻海笑著説。

  但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山羊又是反芻動物,青草、乾草、樹葉等是它的主要食物,但這些草料資源必定有限,所以山羊養殖戶都得自己種草。”艾鴻海在想,有沒有一種飼料能夠代替青草、乾草、樹葉呢?

  近年來,彭水大力發展紅薯産業,但加工處理後的紅薯渣産能過剩,對環境有一定的影響,而冬季是山羊最缺草料的時候,能不能把薯渣用來喂山羊呢?而且薯渣含有飼料中的粗纖維,艾鴻海這樣想。

  如果能把薯渣利用起來養殖山羊就會節約草料資源。有了這一想法後,2015年年初,在彭水縣各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援下,艾鴻海投入了30萬元著手把薯渣與玉米、乾草等混合製作成顆粒後餵養山羊。畫機器草圖、與廠方聯繫......當看到第一台山羊幹結顆粒草料製作機器的時候,艾鴻海説他內心非常的滿足,感覺希望就在眼前。機器生産出來的幹結顆料到底能不能把羊餵肥?經過半年的養殖論證,艾鴻海説,食用幹結顆料的山羊不但沒有掉膘,長勢還特別快。他的飼料因此還獲得了專利,到現在為止,艾鴻海共握有18個專利。

  在養殖場草料庫房中,裝好的草料幹結顆料堆碼得整整齊齊。艾鴻海説,不同階段的羊食用的幹結草料配方也不一樣。原本被種植戶廢棄的薯渣有了用處,而艾鴻海又節約了養殖成本,最主要的是薯渣能完全代替樹葉等粗纖維,一定程度上還保護了生態環境。

  羊舍上面寫著“改善民生 實現共同富裕”等字,建卡貧困戶要是來買種羊會減免500元 攝影 李世丹

  延伸:想成立一個專門針對貧困戶的協會

  在艾鴻海的羊舍墻上,筆者看到寫有“改善民生 實現共同富裕”這幾個大字。事實上,艾鴻海也正在努力的踐行著,為了在扶貧工作上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艾鴻海承諾凡是建卡的貧困戶想要養羊,他不僅可以提供種羊,每只羊還會減免500元,後面還會免費給予技術支援。

  “彭水縣是貧困縣嘛,家鄉的事情就是我們自己的事情,如果能幫得上忙我就一定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艾鴻海説,“在養殖上面我能幫到的就一定幫,但是我還想成立一個專門針對貧困戶的協會,這個協會主要起中間作用,利用自身資源幫助貧困戶把家裏能夠拿出來銷售的東西找到銷售渠道,無論是老人繡的鞋墊還是農戶種植的農作物,只要是能夠銷售的都可以通過這個協會銷售出去,居民也不用再擔心銷售渠道,希望能對他們有所幫助。”

  不僅如此,艾鴻海還想把彭水的紅薯用來做成綠色餅乾,利用本土的生態資源帶動農戶增收。

  艾鴻海的每一項計劃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他説每天都在“折騰”,因為他相信成功總是在“折騰”中創造的。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