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媒體披露公務員晉陞概率:萬分之四可升至省部級

2013年07月02日 09:19 來源:北青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36歲的劉浩(化名)是河北省中部某縣的政府辦副主任,苦熬資歷,一直尋覓著一個“空降”到鄉鎮做個一把手的機會,但事與願違,不是沒有空缺,就是錯失機會。

  36歲的副科算是“超齡”了嗎?近期,官員升遷時間表成為輿論熱詞,有報道稱,如果在35歲前不能升遷到正處級,這個官員的仕途或再無突破空間。

  劉浩可沒有想那麼多。他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自己的目的很清楚,就是在40歲之前獲得一個正科實缺的機會。

  理論上説,一名政府公職人員從大學本科畢業到考取公務員再到晉陞鄉科級正職,最快可在28歲完成,但在多名接受本報採訪的打拼基層多年的公務員看來,這樣的“人生跳躍”可謂鳳毛麟角。他們稱,在中國,一個中等縣,正科級的官員超過百人,正科實職的官員不超過50人。

  根據國家公務員局上周公佈的數據,截至2012年底,全國公務員總數為708.9萬人。而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全國縣處級以上幹部60多萬人,還不包括國有企事業單位的幹部,廳局級幹部有5萬多人,省部級幹部大約有3000多人。

  粗略估算,公務員隊伍中能攀上省部級高峰的比例大約為萬分之四。訴苦官場獨木橋難過之餘,劉浩卻也道出了一些基層官員的心聲,晉陞只是一個理想,“但是越來越規範的幹部晉陞通道,也給了我不少希望。”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6月底舉行的全國組織會議上強調,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見賢思齊就蔚然成風。他要求,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建設高素質幹部隊伍和人才隊伍。

  晉陞路徑

  一段時間內,劉浩曾抱怨自己跟錯了人,如果當初被縣委書記看中,自己也許早就如願了,可惜,他跟了一位副縣長。

  他知道自己初始學歷不高,是河北省一所不起眼學校的大專生,自學的本科。但是,他覺得自己很勤奮,對領導也比較貼心,領導愛打羽毛球,就陪著打;領導愛喝酒,就陪著喝……

  劉浩總盼望著自己跟著的副縣長不日能夠高升。這位副縣長確實高升了,但劉浩依舊留在原位。

  他也會自我安慰:自己的一個同班同學,長自己一歲,現在還是他所在縣下屬某鎮的辦事員,名義上負責信訪,實際上連副科待遇都沒有。

  而劉浩已經是事實上的副科,在全縣一些重大活動中,自己的排名總在其他鄉鎮書記、鎮長之上。

  以截至2012年底全國公務員總數708.9萬人為基準,按照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3.4億人計算,平均189人中即有一名公務員。

  劉浩説,要想在公務員隊伍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首先要從這189人中脫穎而出。

  按照《公務員法》,領導職務被清晰地分為十級:國家級正職、國家級副職、省部級正職、省部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鄉科級正職、鄉科級副職。

  非領導職務(綜合管理類)又被分為八級:巡視員、副巡視員、調研員、副調研員、主任科員、副主任科員、科員、辦事員。

  要想從189人中脫穎而出,成為辦事員或者科員,則必須經歷公務員考試。按照公務員法的要求,成為公務員的起始年齡為年滿18周歲。實際上,如果大學本科畢業的話,按照7歲的正常上學年齡,起始年齡應為23歲。

  從普通百姓成為公務員,算是完成了官員晉陞的第一步。根據《公務員職務任免與職務升降規定》(下稱《升降規定》)的規定,在具備學歷條件的基礎上,晉陞鄉科級副職領導職務的,應當擔任科員級職務三年以上。

  但晉陞領導職務並不是一種必然,需要經過至少三道程式:民主推薦、組織考察和集體討論決定。劉浩表示,自己晉陞副科時,也經歷了這樣的程式。但不是所有人都這麼幸運,而且也不是擔任科員三年就必然升職,很多人工作了十幾年,仍然是科員,“最多混個非領導職務的副主任科員”。

  但無論如何,這已經完成了官員升遷的第二步,由普通公務員成了“領導”。按照《升降規定》,晉陞鄉科級正職領導職務的,應當擔任副鄉科級職務兩年以上。也就是説,理論上成為正科的最早年齡在28歲左右。

  繼續晉陞之路的競爭則更加激烈,劉浩曾競爭過一個鎮長的職位,他説,一般情況下,從副科到正科,都會有3到5人競爭上崗的局面。

  選拔規範

  “有媒體報道説,35歲升為正處。這不是不可能,但是這絕對屬於少數仕途相當順暢的人。”供職于四川省成都市某廳級單位的許文(化名)告訴本報記者,在他們同一批次進入該省廳級單位的十幾個人中,升得最快的大約在三十八九歲才成為正處。

  在政府機構,官員職級的提升跟單位級別有直接的關係。在省廳級單位中,處級以上幹部配置較多,而在縣一級的政府機構中,職級提升的難度相對更大。

  劉浩説,自己成為縣長或縣委書記,只是一個理想。“但是越來越規範的幹部晉陞通道,也給了我不少希望。”

  他所説的希望除了上述一系列規範領導幹部選拔的文件外,還包括今年上半年出臺的《公務員公開遴選辦法(試行)》,其中明確,市(地)級以上機關從下級機關公開擇優選拔任用內設機構公務員。

  山東某地級市的一名處級局長談到自己的經歷時表示,正是遴選機制給了他機會。他之前在山東某縣擔任副縣長,多年來,由副處升正處的機會一直沒有出現。最終,一次遴選機會出現,他被調任到現在的地級市擔任處級局長,實現職位級別的升格。

  除了參加遴選,破格提拔也是公務員晉陞的一條快捷通道,但近年發生的一些官場“火箭提升”事件異化了這一途徑。《人民日報》曾聯合人民網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57.9%的接受調查者擔心被提拔的年輕幹部身後“有背景”,選拔任用不透明。

  僅2012年至2013年這段時間內,連續被曝光多起火箭提拔事件,其中部分事件經歷了“曝光——停職——調查——撤職”的過程,從中透露出違規提拔程式的問題。尤其對於其中有著“官二代”背景而被提拔的幹部,輿論質疑之聲不斷。

  竹立家認為,近年來出現的“火箭提拔”現象不僅違背“任人唯賢、德才兼備”的選拔原則,而且不符合基層幹部培養的現狀,可能致使很多公務員失去工作的職業預期,嚴重的話,還對公務員激勵機製造成畸形影響。

  他同時認為,破格提拔也是幹部選用的一種特殊方式,但如何將這種方式規範在最基本的法律框架內,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相比于個別跳級晉陞的案例,更多官員的提拔還是依靠基層經驗和實幹成績,這其中,GDP(地區生産總值)又是最耀眼的光環。

  按照《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的規定,提任縣(處)級領導職務的,應當具有五年以上工齡和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一般應當具有在下一級兩個以上職位任職的經歷;由副職提任正職的,應當在副職崗位工作兩年以上,由下級正職提任上級副職的,應當在下級正職崗位工作三年以上。

  能夠走上縣處級崗位的,是公務員隊伍一部分人的巨大轉折,也是大多數人的封頂之作。

  按照竹立家透露的數據,全國縣處級公務員約有60萬人,這相對於708.9萬人的整體隊伍而言,其晉陞比例大約在12:1的狀態。

  河北省一名曾任縣委書記的退休官員告訴本報記者,走到縣處級崗位,如果成績突出,尤其在自己任內轄區財政收入或所謂GDP明顯增量,向副廳級即地級市副市長邁進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很多一票否決的事件發生後,再往前走已經是十分渺茫。

  對地方領導晉陞中唯GDP論的考核體制已經備受詬病多年,在此次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強調,要改進考核方法手段,既看發展又看基礎,既看顯績又看潛績,把民生改善、社會進步、生態效益等指標和實績作為重要考核內容,再也不能簡單以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率來論英雄了。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