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專家談PM2.5入國標 北京監測PM2.5技術上沒問題

2011年11月17日 10:24:56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昨天,北京再陷霧霾之中。這種灰濛濛的天氣自10月以來經常出現。與此同時,公眾對將PM2.5納入國標的呼聲越叫越高。

  昨天,記者就相關問題採訪了專家。

  王躍思,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其所在的課題組近10年來一直在從事獨立的空氣品質監測,在北京設有11個監測子站。

  機動車增多致問題越來越突出

  京華時報:您怎麼看PM2.5被寫入國標?

  王躍思:這肯定是件好事,與國際接軌,也説明我們越來越精細化了。

  京華時報:您覺得哪些城市具備監測PM2.5的條件?

  王躍思:北京、上海、廣州,這些城市的經濟基礎好,並且經過多年治理,粗顆粒的問題逐漸得到解決。以北京為例,經過十多年的治理,建築揚塵、地面揚塵、柴油車、燃煤的減少,使粗粒子大幅下降,但隨著機動車的增多,細粒子PM2.5的問題反倒越來越突出,PM2.5在PM10中的比重已超過50%,並且仍在逐年增加。

  京華時報:如果現在讓北京監測PM2.5,從技術上講,實施起來難嗎?

  王躍思:技術上應該沒問題。在北京的27個自動監測站中,有十幾個站都有對PM2.5的監測。

  京華時報:環保部徵求意見稿中,給出的PM2.5的年和24小時平均濃度限值分別是35微克/立方米和75微克/立方米,你怎麼看這個限值?

  王躍思:我覺得以中國目前的大氣狀況,這個濃度限值還是比較低的。除了沿海一些城市外,估計全國80%的城市都很難達標,也會有難度。

  京華時報:那應該怎麼辦?

  王躍思:如果天天超標,這對地方的打擊性還是比較大的。公眾也不要把PM2.5看得太重,千萬不要忘了,PM10還是主要問題,即使監測了PM2.5,對PM10的監測也不能丟,千萬不要走偏。PM10監測很重要,尤其是針對一些發展中的工業城市。

  馬軍,北京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領導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蒐集大量官方數據,先後繪製出中國水污染、空氣污染、固體廢物污染地圖,並把它們展示給公眾。

  政府應有勇氣面對真實情況

  京華時報:您怎麼看待PM2.5納入國標?

  馬軍:這是一個正面的、積極的舉措。首先説明環保部把公眾的健康放在了首位。另一方面,也説明他們在回應公眾的呼聲,因為之前公眾關於將PM2.5納入國標的願望還是很強烈的。環保部的這一舉措值得肯定。

  京華時報:有人擔心,以目前環保部給出的PM2.5的濃度限值,很多城市的空氣品質都很難達標,這會不會對公眾造成打擊?

  馬軍:對於公眾來説,真正的打擊是天天看這灰霾的天空,聽到的卻是藍天越來越多。我想公眾、政府應該有勇氣面對真實的情況。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