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中國面臨老齡社會之困 媒體倡居家養老化解難題

2011年06月03日 22:04:19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我想就這個題目寫一點文字,一是因為這是社會學中應有的問題,但是長期被忽略了;二是因為社會老齡化的現實迫使我們提出這個問題,我們已經無法回避它。

  -目前我國城市空巢家庭已超過半數,面臨老齡社會之困

  據有關官方部門統計,我國早在上世紀最後一年就已進入了人口老齡化社會,13億人口中,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有1.67億,其中八十周歲以上的高齡老人有1900萬,他們多數已進入了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的狀態。尤其嚴重的是,目前我國城市空巢家庭已超過半數,空巢老人大都生活在苦難和恐懼之中,他們無依無靠,正待孤獨地離開這個人間。

  面對這種無奈的情況,國家和社會也正在苦苦找尋各種養老的辦法。我國人口多,面臨的困難也多。大家寄希望於國家和社會能夠迅速地建立起社會保障體制和社區贍養網路如養老院等,這是有道理的。但我國雖號稱正在“崛起”,若依人口平均論財富,卻不折不扣地還是一個窮國,國家尚無足夠能力保障這麼多老人的生活,各種社會化服務的資源也十分缺乏,即使假以時日也不容易。現在社會能夠想的辦法,主要是開辦養老院,同時組織各種“關懷”老人乃至臨終老人的機構,包括某种醫療設施,有公營的,也有私營的。據設在北京的中國生命協會2008年統計,全國僅有30所晚期老年病人的安養院和大約120個關懷醫療機構。許多老人只能在無人照顧的家中苦熬日子,他們盼望在外的子女“回家來看看”而不可得。

  -今天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是如何創造出一種具有與新社會關係相適應的新的家庭血緣關係,而不是毀棄家庭

  幫助老人度過安詳的晚年是一個世界性問題,包括發達國家在內,世界各國都在尋找最為妥善的辦法。最後大家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居家養老”這一關節點上,而這一點比較起來更符合中國的傳統國情。

  這要從人類自然具有的血緣關係説起。大凡動物,包括人在內,都有一定的血緣關係,但人類的血緣關係的自覺性和凝固性要遠遠高於一般動物。當然人類的血緣關係也因所處地域環境和種族的不同,其凝固程度上或表現形式上亦有所不同。像古地中海地區和古希臘一帶,因海洋環境,人們多分散居住,活動自由,血緣氏族關係就較早瓦解。中國則不然,在中國的主要領域內,自古代直到近代,人和人之間的血緣關係長期在氏族、宗族、家族、家庭等不同形式,不同範圍內,主要依靠封建等級制度及其倫理道德觀念存在著、延續著,根深蒂固,代代相傳。直至近代辛亥革命、“五四”運動等等變革之後,逐漸出現鬆動和淡化。

  這裡要把社會制度和血緣關係加以區別。我們要否定舊的社會關係及其倫理道德觀念,但是不能輕率地否定家庭血緣關係。家庭血緣關係即使在現時代以及在將來都是一種自然存在物。像康有為那樣的從佛法推出的“毀家”思想,不過是空想。就是在今日的西方國家,包括信仰天主教的一些國家,如義大利、愛爾蘭等地,家庭血緣關係也被社會所重視,人們認為這種關係像是天主安排定的。2003年3月,我看到法國一項資料,據法國經濟部門的調查,今天法國的家庭已擴大到祖父母及繼祖父母,三代同堂的家庭增多了,幾代人之間,通過金錢、服務、假期等,構成多種聯繫。但是,他們處在資本主義社會,因此並沒有像我們這樣的往往殘留著或多或少的封建關係。今天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是如何創造出一種具有與新社會關係相適應的新的家庭血緣關係,而不是毀棄家庭。當然在政治上要反對出現任何變相的“世家”、“世襲”、“世選”之類的東西。

  在我們這裡,進入近代以後的種種變革,促使著過去遺留下來的封建專制的大家族紛紛解體,廣大青年男女從封建禮教的重壓下解放出來了,成為促使社會進步的新力量,這自然是一種進步。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包括長期處於戰爭環境,大量家庭人口流離失散或死亡;革命也使家庭不穩定。在革命陣營中我們還過度批判人們具有的所謂“家庭觀念”,如此等等。因此,我們在社會變革過程中未能適時建立起新的穩定有序的家庭關係。而家庭實際上是社會的細胞,細胞的混亂無序勢必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身體的健康。特別是,我們的新社會經歷過許多災難。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運動,其所採取的措施,如每戶的生産和生活資料歸公,大家吃公共食堂,禁止各戶“冒煙”,男女分別組織起來生活和勞動。這實際上是以“共産主義”的名義破壞家庭、破壞社會,其危害之烈難以言説。運動暫息,尚未恢複元氣,又發動一場所謂“文化大革命”,家家戶戶陷入動亂,在城市中幾乎每個家庭都被拆散,家庭成員有被鬥的,有互鬥的,更有相互揭發的,最後以“下放”的名義使全家分散,各奔東西,許多家庭因此破裂。這場浩劫使中國家庭血緣關係發生巨變,打個比方,等於社會的細胞發生了可怕的癌變,傳統的家庭關係被破壞了。這是我們許多人沒有意識到的我們社會所遭遇的特殊危機。

  -居家養老的辦法更適合我國的國情歷史傳統,當然逐步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制也必不可少

  從現在的世界各國(包括發達國家)“養老”的招數來看,多數是大力推廣居家養老的辦法,讓老人回歸家庭。當然各國也大力完善社會保障體制和社會贍養網路,特別是西方的發達國家和社會黨當權的國家是這樣,但是這條路遇到的困難也在增多,國家資源不堪負擔,因此出現又進又退的不穩定現象。這就使居家養老的辦法越來越被看重。

  對於我們這個人口眾多,正處在發展中,但是歷史悠久特別具有長期血緣家庭傳統的國家來説,在解決老齡化的“養老”這個問題上,如前面所説,居家養老的辦法更適合我國的國情和歷史傳統,當然逐步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制也必不可少。但鋻於我國的血緣家庭關係曾長時期被封建禮教和封建習俗所浸淫、所支配,因此在社會改造中必然受到相當程度的破壞(這是正常的,這裡所説的“破壞”是指反對封建專制的不平等的家庭關係),以後又曾在我們所進行過的某些運動中受到過傷害(這是不正常的)。所以現在提出居家養老,就必然涉及到社會的家庭狀況問題,這就是説必須要有正常的家庭關係,才可能真正做到居家養老,否則是難以做到的。因此,居家養老必然成為我們這個老齡化社會的一項大工程。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