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田壟勞作雖辛苦 科學育種成果豐

2022-09-23 08:47: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滿身泥塵、滿手老繭、滿頭白髮,他們是日夜耕作的“農民”,是一群特殊的科學家。寒來暑往,他們在田壟上勞作,也在實驗室裏奮鬥。他們愛種子,就像父母愛孩子,因為他們深知,“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須把種子牢牢攥在自己手裏。”

  在第五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本版聯合人民日報碰碰詞兒工作室、人民網移動中心製作推出融合報道,講述5位農業科學家為攥緊中國種子、端穩中國飯碗付出的心血,幾十年的愛國情、報國志令人感佩。

  中國的大地,四季都美。願未來有更多人投身種業振興事業,在田野裏種下心願、揮灑汗水、收穫希望,願大國的糧倉裝滿沉甸甸的幸福。

  ——編 者

  81歲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謝華安——

  五十載追夢萬里稻香

  本報記者 劉曉宇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西城鎮麻洋村,初秋微風掠過閩中丘陵,一股香甜的稻穀味兒撲面而來。再生稻品種“內6優7075”試驗田裏,一場現場測産驗收活動正在緊張進行。

  田塊丈量、收割、水分測量、稱重,一系列工序有條不紊,“平均畝産857.01千克!新品種豐收!”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仔細檢查本子上的所有記錄,堅定地説出了豐收數據。田埂上,稻農、研究者熱烈鼓起掌來。

  頭戴草帽、雙腳踩泥、手掌粗糙、面龐黝黑……眼前這位年過八旬的老者,多年如一日關心著老百姓的飯碗,“糧食安全的基礎在種業,種業是農業的‘晶片’,我們要打好種業翻身仗。”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很多人都吃過他培育的稻米。

  為實現“讓大家都有一碗飯吃”的目標,謝華安從1972年便開始從事水稻育種工作,同時擔任三明南繁領導小組組長。他帶隊前往海南三亞,在那裏開啟了長達50年的雜交水稻育種研究生涯。

  “追著光和熱,忍著苦與累。”睡稻倉、守田埂、戰高溫,謝華安長期“泡”在南繁育種基地,收穫了豐碩的研究成果。然而,當時的中國第一代雜交水稻恢復係主要從國外引進,稻瘟病抗性較弱。“不抗稻瘟病的雜交水稻,是沒有前途的。”謝華安決心解決抗病問題。

  1981年,經過無數次雜交試驗,謝華安成功育成了抗病新品種“汕優63”,經過5年制種技術研究、南方稻區試驗、中晚稻區試驗後,“汕優63”開始在全國大面積推廣種植,累計推廣面積近10億畝,增産糧食700多億斤。這個集“高産、優質、抗病和廣適應性”的水稻品種還是不能讓謝華安滿足,他希望有更好的品種取代它、淘汰它。

  “糧食安全始終是‘國之大事’,努力讓糧食豐收、讓人們吃好飯,是我一生的追求!”81歲的謝華安,依然活躍在稻田中。他説:“只要我還幹得動,我就要做更多的研究。”

  64歲小麥育種專家許為鋼——

  一頭白髮換來麥地金黃

  本報記者 王 者

  剛剛結束高標準良田的考察工作,中國工程院院士、小麥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許為鋼又趕回河南省農科院的溫室,他放心不下實驗室裏生長著的小麥。從事小麥育種工作40年,帶領團隊育成的小麥品種在全國累計推廣面積超過3.5億畝。許為鋼説,讓中國人吃飽飯、吃好飯,是他從事小麥遺傳育種研究的畢生追求。

  “從事小麥育種事業,其實是機緣巧合。”出生於山城重慶的許為鋼高考填報志願時選擇的是機械製造專業,卻被調劑到四川農學院農學系學習。“當時沒想過農學會是相伴一生的事業。”隨著深入學習,許為鋼日漸愛上了這門學科。在植物學、作物學課堂上,他被斑斕的作物世界所吸引。最終,他選擇了小麥育種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

  1996年,許為鋼加入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潛心研究小麥育種。育種是一項需要沉得住氣、耐得住寂寞的工作。一粒種子長成需要一季,培育一個良種則需要10多年,甚至一生。

  2001年,許為鋼帶領科研團隊推出強筋小麥品種“鄭麥9023”。“鄭麥9023”曾連續6年種植面積居我國小麥品種第一位,累計種植面積達2.8億畝,為改善我國小麥商品糧品質發揮了重要作用。

  小麥育種不僅要優質,還要高産。2011年,“鄭麥7698”問世,引領我國優質強筋小麥品種産量邁上畝産700公斤的臺階。“鄭麥9023”與“鄭麥7698”分別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和二等獎。一頭白髮換來了麥地金黃,許為鋼卻説,“頭髮一輩子只白一次,小麥年年都變黃,年年都豐收。”

  “中國飯碗要裝中國糧,這就要求種源自主可控。”許為鋼經常向團隊強調小麥育種要有憂患意識,“小麥育種要在高産優質的基礎上,把節水、抗病蟲害等綠色因素結合進去,牢牢把握新育種技術。”今年夏收時節,許為鋼團隊新育成“鄭麥1860”機收實打測産均超過800公斤,被中國農學會評價為2021年中國農業農村重大新産品,他的小麥育種工作又上新臺階。

  86歲玉米育種專家程相文——

  一天也離不開玉米

  本報記者 畢京津

  “現在你們才去趕冬天在海南過春節的時尚,我已經這樣過了50多年啦!”提起“南繁”的苦和累,玉米育種專家、河南省鶴壁市農科院名譽院長程相文這樣打趣道。育種近60年,程相文往返鶴壁、海南,走過的路程可以繞地球7圈。

  “你是學農的大學生,能不能讓地裏多産糧食,我們好吃飽啊!”1963年,大學畢業、到河南浚縣擔任農技員的程相文參與救災,老鄉眼淚汪汪的一番話,讓他至今難忘。彼時,當地玉米畝産只有百十斤,“種子差”是病根兒。

  “加快選育速度,早一點讓鄉親們用上良種!”第二年冬天,程相文一根扁擔挑著上百斤重的種子、行李和全縣人的希望,獨自一人來到海南崖縣(今三亞),開始第一次“南繁”育種。

  開荒、建房、播種、施肥、育苗……熱帶蚊子多,他就在身上、頭上套個麻袋睡在田埂上,聽到響動,還要抄起鐵锨,驅趕啃食玉米的野豬、老鼠;青苗缺肥,他一天三四趟,往返幾十里地擔回肥料。花粉存活時間僅有6個小時,授粉必須在上午10點到下午4點進行。這時的海南,地表溫度可以達到40多攝氏度,當地老鄉都躲在家裏不出門,可程相文依然往密不透風的玉米地裏鑽。儘管條件艱苦,但在程相文眼中,這裡是“育種天堂”。

  這一年,他從海南帶回了自己培育的第一批玉米雜交種子,經過在浚縣當地種植,畝産從100多斤一下子提高到五六百斤。鄉親們都説,“小程帶回來的是‘金豆子’。”南繁大獲成功,備受鼓舞的程相文在此後50多年裏,始終堅持南繁北育,累計引進和選育了39個玉米新品種,推廣種植面積超億畝。他培育出的“浚單20”玉米新品種成為黃淮海夏玉米區種植面積第一、全國種植面積第二的大品種,帶來經濟效益上百億元,並榮獲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這輩子,幹的是玉米、想的是玉米,。”已經86歲高齡的程相文依然參與南繁,經常一頭扎進玉米地裏七八個小時不出來。他説,“這輩子不想其他,就搞玉米了!”

  86歲大豆育種專家蓋鈞鎰——

  每一片大豆産區都去過

  本報記者 白光迪

  初秋,距離江蘇南京60公里的安徽馬鞍山當涂縣南京農業大學的試驗田,86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蓋鈞鎰在綠油油的大豆田中,撥弄莖稈枝葉,查看品種長勢,詢問科研進度。在他眼中,大豆就是自己的孩子,“60多年間,中國每一片大豆産區我都去過。”

  “祖國需要什麼,我就研究什麼。”1957年,成績優異的蓋鈞鎰在南京農學院留校深造,由於當時大豆研究人員短缺,從未接觸過大豆育種的他,一種便是一輩子。“做一行愛一行,從來沒有想過去研究別的作物。”蓋鈞鎰説。

  上世紀80年代,蓋鈞鎰遠渡重洋,成為南農第一批赴美留學生,在那裏他看到了差距。大豆原産國雖然是中國,但美洲通過科學研究、培育雜交將大豆的産量大大提高,是中國本土産量的兩到三倍。這件事情對蓋鈞鎰觸動很大,“我們自己都不清楚中國的大豆資源是什麼樣子,這是説不過去的。”

  回國之後,蓋鈞鎰開始了對中國大豆資源的收集和研究。他跑遍了中國大豆生長的每個角落,當年並沒有保存大豆種子的設備,蓋鈞鎰和學生們就買來腌菜罈子,裏面放上乾燥劑,將大豆研究的希望存放在這幾萬個瓶瓶罐罐之中。

  從業60多年,蓋老的很多學生都已到了退休之年,而他還奮戰在科研一線。上午8點半準時來到辦公室,每天閱讀大量中外文獻,編纂大豆資源書籍,下午六七點才回家休息,日日如此。“我的團隊還有幾十名年輕的大豆研究員,我希望能夠成為他們的榜樣,儘量多傳授他們知識。”蓋鈞鎰放不下他的學生們,也放不下這粒小小的豆子。

  實現大豆自給自足,基於創新,成于實幹。2021年中國大豆進口量為9651.8萬噸,自給率不足15%。“我們要和時間賽跑,提高大豆自給率,力爭早日實現‘大豆自由’。生命不息,奮‘豆’不止。”蓋鈞鎰堅信,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有朝一日,定會實現“日暮平原風過處,菜花香雜豆花香”的盛景。

  72歲棉花生物育種專家郭三堆——

  棉花是最美的那朵花

  本報記者 常 欽

  “世上的花兒千千萬,棉花是最美的那朵花。”説起棉花來,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郭三堆總有説不完的話。“棉花全身都是寶,能産出纖維、油料、高蛋白,是紡織、化工原料和重要戰略物資。”從事棉花育種三十余載、突破多項關鍵技術、設計合成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産權抗蟲基因的他,至今仍在孜孜不倦地破譯棉花的基因密碼。

  上世紀90年代,棉鈴蟲大面積暴發,全國棉花平均減産40%以上,紡織業一度受到嚴重影響。棉鈴蟲不僅破壞力驚人,還有超強的抗藥性能,每年農戶因噴施農藥而中毒的事件屢屢發生,這深深地刺痛了郭三堆的心。“拼了命也要成功,為國家節約資金,獲得自主智慧財産權,還可以培養我國的科研隊伍,‘一石三鳥’。”郭三堆説。

  攻關階段,郭三堆帶著研究團隊,24小時待在實驗室,睏了就輪流在行軍床上打個盹。1994年底,抗蟲棉培育成功,並於次年進入田間試驗。“從0到1的突破!”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國産轉基因抗蟲棉,使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個擁有抗蟲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國家。經過連續奮戰,郭三堆團隊在雙價抗蟲棉、三係雜交抗蟲棉、新型高抗除草劑棉和優質高産多抗棉花育種上取得重大進展。

  目前,國産抗蟲棉佔市場份額99%以上,減少農藥使用65萬噸,直接帶動增産累計650億元,實現了轉基因抗蟲棉的全面國産化。

  退休後的郭三堆,仍活躍在試驗田裏。2021年11月,郭三堆將所獲的200萬元獎金捐出,設立了“優秀學生獎”和“優秀導師獎”兩個獎項,以此鼓勵年輕學者,吸引更多年輕人進入生物育種領域。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們對於優質棉的需求不斷增長。為了讓優質棉遍地開花,科研成果惠澤千萬棉農,郭三堆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