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每一個奮鬥的你】安徽蚌埠駐村幹部宋建輝:將脫貧“答卷”寫在群眾心坎上
編者按:每一個努力生活的中國人,都是最美的奮鬥者。也正是因為億萬奮鬥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國。十年,致敬每一個奮鬥的你。讓我們一起,踔厲奮發新時代,篤行不怠向未來。
中新網安徽蚌埠6月22日電 題:安徽蚌埠駐村幹部宋建輝:將脫貧“答卷”寫在群眾心坎上
作者 劉浩 楊露露
回到市區一年多了,安徽省蚌埠市發展改革委四級調研員宋建輝仍然會想起管莊,想起在那裏挂職扶貧的一千四百多個日日夜夜……
五年前的夏天,也就是扶貧任務最為吃緊的2017年,已過知天命之年的宋建輝主動請纓,從蚌埠市發展改革委來到懷遠縣白蓮坡鎮管莊村,一頭紮在了村裏。四年裏,他吃住在村,始終把困難群眾當作自己的親人,走家串戶,深入田間地頭。
他把心放在了管莊
6月20日,重訪白蓮坡鎮管莊村,寬闊的入村路、青青秧苗映入眼簾,充滿著生機。
就在幾年前,管莊村還是另一般模樣,作為遠近聞名的“落後村”,流傳著“嫁人不嫁管莊漢”的傷心記憶。
管莊為啥這麼窮?曾經當了二十多年村黨支部書記的楊孝德長長地嘆了一口氣:“沒有路啊,村子八不靠,地勢又洼,連條像樣的出村路都沒有,更別説這通到戶戶家門口的路了。”
作為蚌埠市88個貧困村之一,管莊的“窮”表現在方方面面:長期基礎設施欠賬,村裏沒有産業支撐、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管莊和其他農村一樣——染“病”了。走訪村民、謀劃産業,3年多的時間裏,宋建輝帶領扶貧工作隊為管莊村修了路、建起了加工廠,用實際行動贏得了村民的信任。
“我們村的每一處變化,都凝聚著老宋的心血,現在我們也由過去的基礎薄弱村變成了先進村、模範村。”和宋建輝並肩作戰四年的點點滴滴,涌上楊孝德的心頭。
四年時光,厚厚的扶貧日記,記錄著這個皖北村莊的變遷,也寫滿了第一書記宋建輝的酸甜苦辣。
入村以來,宋建輝默默奉獻、助力脫貧,千方百計為管莊村謀發展。村裏1.9公里的爛泥路、斷頭路被修成了平坦整齊的水泥路,還安裝了太陽能路燈。4年來,他團結村“兩委”班子,緊密聯繫群眾,帶領群眾脫貧致富,2019年底,管莊村64戶貧困戶全部實現穩定脫貧。
“從機關來到管莊,從一個機關幹部變成了鄉村幹部,感謝組織的信任。我深知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要把心留在這裡。”在扶貧日記裏,宋建輝充滿深情地寫道。
他對家人滿是虧欠
皖北的冬天,寒風刺骨,清晨尤其難挨;盛夏,又驕陽似火,連風中都“冒著火氣。”那些寒來暑往的日子裏,宋建輝把扶貧答卷寫在田間地頭,用一身“小麥色”換取貧困群眾脫貧的成色。
懷遠縣白蓮坡鎮副鎮長李媛媛在《我身邊的“山海情”》一文中寫道:那年冬,大雪紛落,半腿深的雪阻斷了出門的路。管莊村第一書記宋建輝淩晨5點便悄然起床。孤寡老人、留守兒童、房屋年代久戶,這樣的家庭都是他牽掛的重點。踏著安靜的雪聲,走在熟悉的路上,帶著對每一戶的牽掛,他挨家走訪,詳細了解惡劣天氣對貧困家庭的影響,確保人員安全、生活無礙……
在管莊這個“大家庭”日子越來越好的背後,宋建輝的“小家庭”卻接連遭受著各種變故。
2017年剛駐村不久,78歲的老母親摔斷了2根肋骨,母親深知當扶貧工作隊長的兒子任務重、工作忙,叮囑家人千萬不要告訴他,不要影響他的工作。20多天后,宋建輝回蚌埠參加工作例會時才知道這件事,儘管很內疚,但依然無法抽出時間照顧母親。2017年9月,女兒腳踝骨骨折,他能做的只是從網上給女兒買了一副拐杖。2019年11月,在80歲的老母親又一次生病出院後,為了能夠安心在村裏工作,他把老人接到了村裏,安排在鄰村的老年公寓。
宋建輝説:“這些年,沒有照顧好母親心裏有不少遺憾和愧疚。”
在村裏收穫一片讚譽的同時,宋建輝的付出也得到了組織和社會各界認可:2019年3月被蚌埠市委組織部記三等功;2020年4月獲蚌埠市發展改革委嘉獎;6月獲省五一勞動獎章;8月被蚌埠市委、市政府表彰為“先進駐村工作隊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