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隔代教養爭議多?調查表明:溺愛在弱化 教育能力增強

2021-12-10 11:21:00
來源:錢江晚報
字號

  杭州市社科聯2021年重點課題中,有個關於隔代教養的調查,結果顯示

  如今,祖輩對孫輩的溺愛在弱化

  自我學習升級和教育能力明顯增強

  本報記者 陳素萍

  最近,記者在杭州市社科聯2021年重點課題中,發現了一項很有趣的調查:針對0-6歲幼兒隔代教養的研究。近日,這項課題中針對3-6歲階段的書面調查報告已出爐,其中重點對城市家庭中,祖輩在隔代教育中的教育觀念、內容、行為和情感體驗等進行了調查解析。

  研究顯示,如今,在城市中,大多數祖輩能理解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關係,以及可以認識到幼兒發展的可能性與多元性。但同時,隔代教養的複雜情感體驗與家庭關係協調,也讓很多家庭既辛苦又幸福。因此,從積極的角度去認知正在不斷正向演化的隔代教養,不僅對家庭個體有益,對社會,也有著更為深遠的意義。

  “隨著二胎、三胎時代到來,越來越多的家庭面臨同一個局面,就是‘隔代教養’。這個話題經久不衰。其實,在學前階段,生活也是一種重要的教育方式,祖輩們的參與很重要。”80後二胎媽媽沈卓卿,是一位社會心理學博士,也是浙江師範大學杭州幼兒師範學院老師,她從事家庭教育研究10餘年,是此次杭州市社科聯重點課題結題調查報告《3-6歲城市幼兒隔代教養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以杭州市為例》的負責人。在課題調查、研究中她發現,在教育方式上,幼兒教育要強調“活教育”,即不是從書本上進行教育,而是從生活中進行教育。一些生活中的個例,都在體現教育理論。

  記者在調查報告中看到,目前,隔代教養主體上還是以共同養育為主,並且女性在其中的參與度較高,絕大多數家庭的教養模式,是父輩與祖輩一起撫養孩子,其佔比達到90.8%。而與過去不同的是,現代社會中,祖輩的受教育水準已然較過去有明顯提升——小學以上教育程度的佔到77.8%,有近兩成祖輩的受教育程度為大專及本科以上。

  這,也深刻影響著隔代教養的品質和家庭狀況。

  “如今,大多數城區祖輩教養者會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而不是包辦代替;會傾聽孩子,不會不分青紅皂白地批評孩子;會以適當的方式錶揚孩子,而不是盲目地表揚。總體而言,祖輩普遍具有較高的民主型教養方式水準。”在調查報告的數據基礎上,沈卓卿提出,對祖輩們來講,照顧孫輩為祖輩帶來的是複雜的、矛盾的情感體驗,父輩更應正確看待隔代教育,“溺愛的情況正在減弱。”

  沈卓卿也給父母提出了建議,她表示,祖輩並沒有義務教養孫輩,即使拒絕承擔教養孫輩的責任也是合理的、可接受的。如果祖輩承擔或分擔了教養孫輩的責任,父輩應當儘量認同祖輩對家庭做出的犧牲和付出的辛苦,只有父輩、家庭乃至整個社會對祖輩教養孫輩的期望值和認可度提高了,他們教養孫輩的意願才可能越強。這樣一來,祖輩的教育思想和觀念在期望和認可中才會在內外驅動下受到影響,不斷更新、自新,教育能力也隨之提高。

  祖輩同樣應當正確看待隔代教育,不錯過但也不越過。祖輩擁有豐富的人生經驗,要看到自身優勢,但同時又要認識到自身可能出現的舊觀念、錯觀念,在家庭教育中擺正位置,父母是孩子教育的“主力軍”,祖輩則當好“助力軍”。

  吃穿住行最易引發教養爭議

  這些解決方式,值得大家學習

  沈卓卿發現,在幼齡期尚未到學齡期時,祖輩與父輩間教育觀念上的差異主要存在於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上,那也是隔代教養中最容易引發爭議的問題。

  “當家長的教育觀念不一致時,最好是私下裏進行溝通和交流,找到孩子問題的關鍵,共同協商找到合適的方式。”沈卓卿表示,家庭環境中沒有絕對的權威,每一個家裏人都有教養孩子的權利。

  所以,基於此項研究和一些日常典型案例,我們也想借此給大家提供一些有關隔代教養的積極方式,從而使祖輩與父輩之間,在隔代教養問題上,取得更多的理解與共識——

  前段時間,杭州降溫明顯,一名幼兒園老師發現,四歲的亮亮(化名)衣服總是穿得鼓鼓的,她就去檢查,結果,這孩子足足穿了8件衣服、5條褲子。一打聽,原來因為天氣降溫,亮亮奶奶怕凍著孩子,希望這樣能保暖。除了穿得多的,還有少的。另一位幼兒園老師也遇到了難題:有位寶寶父母離異了,小孩子由奶奶照顧,有一天他來上幼兒園,外面是件羽絨服,裏面只穿了一件短袖,很怕孩子會著涼。可實際上,孩子活動起來需要增減衣服,穿脫也不方便,反而容易著涼。

  小孩的新陳代謝快,完全可以和大人穿一樣多,甚至有時可比大人少半件。判斷孩子衣服是否穿得夠,可以摸背,後背是溫熱的,説明衣服穿得不多不少;如果後背有汗,甚至衣服都已經濕了,顯然孩子需要及時減衣了。同時,幼兒園的活動較多,室內外有溫差,方便穿脫的羽絨背心是值得準備的單品。另外,受涼的幾率,不取決於穿多穿少,而是看變化多或少,驟然從薄衣物變成厚棉衣,或者突然從穿很多減到很少,中間沒有過渡,會削弱孩子對外界氣溫變化的適應能力,容易生病。

  “醫生讓我們別再喂飯了,説小寶寶的脾胃要被搞壞了,吸收不了那麼多。”剛上小班的歡歡(化名)媽媽無奈地嘆了口氣,她家孩子最近頻頻拉肚子,還有點噁心要吐。三歲之前,歡歡每次吃飯,都得一口口喂,有時一個小時還吃不完。歡歡外婆怕孩子會餓肚子,就時不時地追著孩子喂食,甚至有時候孩子不願意吃飯,還會硬塞進幾口食物才安心。

  孩子本來就有控制進食和感知饑餓的能力,然而當這種感知被慢慢剝奪以後,孩子就會慢慢形成依賴,對餓和飽沒概念。對寶寶來説,食物是最好的教具,吃飯的過程可以讓孩子更好練習精細動作,鍛鍊孩子手和眼睛的互相協作能力。同時,讓小朋友自己動手,可以有更充足的時間去辨識哪些是嚼得動,哪些是不需要嚼的,從學會處理食物開始,愛上吃飯,發掘探索的樂趣。

  幼兒園老師們感慨,一到節假日,好多孩子的生活習慣就改變了,在家裏想怎樣就怎樣,這就打亂了孩子在幼兒園中建立起來的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如早睡早起、按時午睡。

  杭州有一位奶奶的做法,卻被她孫女琪琪(化名)的幼兒園老師表揚了。每週末,早起、早餐、戶外活動、午餐、午睡、午茶……琪琪奶奶依舊按照幼兒園的作息時間要求孩子,培養了孩子有規律的起居習慣。

  在家庭環境中,家長要使孩子有一個常規意識。所謂常規就是幫助孩子能夠理解家長的期望,同時讓他在這個環境中有一種安全感。比如説一天的生活順序應該是什麼樣的,這樣子才能養成一個好的生活習慣。同時,對幼兒的發展來説,家庭教育的一致性非常重要。

  這半年來,哆哆(化名)媽媽覺得兒子特別難弄,“上幼兒園,他一定要第一個到校,有一次車子半路壞了,幸好沒遲到但不是他班裏第一個到的,不開心了一整天。放學回家,按電梯一定要他來按,有一次我手快按好了,他就崩潰大哭。這個五歲的孩子,怎麼這麼莫名其妙的。”

  所有孩子在成長初期都會經歷這樣一段秩序敏感期,一般發生在孩子2~4歲時。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不懂得如何成熟地表達情緒,只能通過哭鬧、喊叫、摔打等行為解決問題。這個過程中,家長要多些依賴與鼓勵,傾聽尊重,耐心交流,言語中不要否定孩子,幫助孩子平穩度過這段時期。反之,選擇比較強硬的方式管教孩子,甚至採用打壓式教育,就非常不妥,容易讓孩子感受到被否定,日後變得自卑、不自信,出現人際交往困難、情緒不穩定等問題。

[責任編輯:楊永青]